第196章(第2/2頁)

然而程敬微表示:“還是你來吧,大家更相信大祭司。”

他們這裏甌雒族的人占得更多一點,很多人自然更信服駱時行,對程敬微的定位是大祭司身邊的護衛長。

結果轉頭護衛長成了盟主,怕不是下面沒人要反天。

駱時行一想也是那就幹脆順水推舟,反正現在聯盟雖然建立起來也只是把大家需要管理的事務劃分細致了一些,哪怕不用那些頭銜也是一樣的。

所以程敬微就成了副盟主,同時兼任聯盟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王安同是副委員長。

雖然駱時行對委員長這個詞有點不太喜歡,但是……隨意吧,反正不能用另外一個詞。

安排完這個駱時行又轉頭對袁智弘說道:“最近在推行紙幣,所以另外成立了一個銀監會,你擔任會長,負責紙幣印刷和推廣,這個可千萬不能出差錯。”

袁智弘這才松了口氣,沒直接架空他就好。

等到散會之後,眾人多少有些琢磨過味來了。

李遊道被選為首相也就是總理,恐怕不是駱時行所說的因為他當宰相的時間長,更多是因為他本人平和儒雅,脾氣很好,而且也沒有很大的爭奪之心。

其他人的任命看上去似乎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東西掌握在駱時行自己人手裏。

比如說裴行本掌管農業部,但是糧食局和種植業管理司在韋子耀手上,裴行本只是負責其他。

這個其他包括肥料之類的東西,這麽看仿佛是裴行本給韋子耀打下手一樣,哦,還有漁業也暫時歸裴行本管,就是聽上去重要,實際上沒那麽重要。

還有蕭善詩手裏的礦產局,這個也是他們現在的命脈,最絕的是軍委也就是武裝力量人家直接表明了要掌控在自己手裏。

當然如果單純只是提拔韋子耀幾個,可能也就是少年統治者想要提拔年輕人,不想被年紀大的人壓制,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駱時行對劉齊賢跟袁智弘的安排就顯然經過深思熟慮。

這兩個人都掌控著比另外幾個人相對更加有實權的部門,一個是銀監會,這個聽上去似乎不如別的稱呼高大上,但有的時候真的不能看稱呼,還要看他做的什麽。

這就相當於管理著聯盟幣的印刷跟發行,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而劉齊賢則掌管著立法,無規矩不成方圓,立法代表著一切會走上正軌。

這倆重要而且還能做出政績,而他們都不是世家出身。

對於世家被打壓,大家已經很習慣了,他們只是沒想到就算只有他們孤身在這裏都能讓別人這麽警惕。

不過其他幾位大佬倒是很淡定,王璿微笑說道:“韋子耀和蕭三娘兩人從一開始就追隨猞猁猻,猞猁猻信任他們也是正常,只是他們到底是孩子,未必能夠勝任這樣的職位。”

王璿這話說得其實很客觀,也不存在貶低,韋子耀跟蕭善詩兩個人的確是沒有什麽經驗的。

蕭善詩撐死管過礦上的賬務,其他也不懂什麽,韋子耀對種地倒是有研究,但他的職位也不僅僅是種地。

大佬們都覺得這兩個人撐不了多久,到時候他們兩個手中的那點東西還是要歸他們來管。

只是這一份名單都是駱時行跟程敬微兩個人商量了半天才定下來的。

哦,其實嚴格來講是程敬微在那邊定制,然後給駱時行上課,一點一點給他分析為什麽這麽做。

反正現在基本上是分成了三個陣營,駱時行他們這些莊園起步就在的人是一波,袁智弘劉齊賢是一波,剩下的四位大佬是另外一撥。

綜合來看每一個陣營都有短板也都有長處。

駱時行滿意地點點頭:“等邊三角形才是最穩固的狀態。”

當然前提是這個三角形是等邊,韋子耀跟蕭善詩缺乏經驗怎麽辦?

駱時行直接私下表示:“不懂就來找我或者阿微。”

駱時行自己沒經驗是真的,但是他讀史啊,歷史足夠長就是這點好處,史書裏隨便一翻都能找到前車之鑒,通過這個吸取經驗。

大會開過之後,莊園的運轉變得更加有序起來,當然也要讓大家知道聯盟的成立以及現有的各種官職。

所以他們還要搞個典禮,而典禮的日子就定在了二月初一。

距離現在還很遠,但也沒辦法,因為水稻要到一月底才會徹底收割完,然後二月三月才是農閑。

要是在中間搞典禮那也太累人了。

而且在這個中間,駱時行跟程敬微兩個人還可以觀察下面的人,他們那麽多部門空置呢,完全可以多提拔一些人嘛。

比起駱時行當場寫的那個體系,其實程敬微手裏有一個更加完善的版本。

那是後來駱時行提供給他的。

在拿到這個版本之後,程敬微看了一眼就若有所思問道:“猞猁猻,到底從何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