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W5營養液加更(第2/2頁)

駱時行一臉懵逼說道:“可現在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屬於我們的嗎?”

程敬微坐在他身邊說道:“不是說了可以作為鼓勵適當地給別人一些嗎?除了礦產之外,也就是土地了。”

程敬微前一世能夠將事業做到那麽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他不吝嗇,他作為首腦,拿更多的東西是應該的。

只是每次他最多就拿其中的三成,剩下的七成都會分下去。

聽上去好像那麽多人分七成好像並不是很多的樣子,但如果主體放在中原,那體量就很大了,無論是金銀珠寶還是土地,七成已經很不少。

就因為他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人,所以大家才願意跟他打天下。

現在程敬微基本上是延續了上一世的想法,手上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賞賜出去。

不過在面對駱時行的時候他需要換一種說法,直接說賞賜的話,對方肯定會察覺出不對。

駱時行也沒多想,他看了一眼有些遲疑:“這是不是太大了?”

他們兩個人占據整個地盤的三分之一,剩下那些大佬再占據三分之一,耕地和普通人居住的地方一共三分之一,好像有點擠的樣子。

程敬微說道:“不少,將來我們還會有更多的土地的,現在是受限於周圍的環境不容易改變,慢慢來吧。”

他既然這麽說了,駱時行也就沒說什麽,這樣也好,之前他還擔心要不要拆了那兩棟宿舍呢。

拆了吧,不舍得,其中一棟可是正在改造,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不錯,不拆吧,又不適合做規劃。

現在幹脆從別的地方開始重新做規劃倒也好,至於那兩個作坊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駱時行按照長安那種建制開始分成裏坊的形制,大佬們在一個裏坊,每個人都有一棟小院,占地面積一般不是很大,不過這個就相當於是綁定在職位上面的。

具體職位什麽的,他還沒想好,再議。

而在他做規劃的時候,程敬微已經很利索的將人都給安排好了。

阿勒真送來的這些人基本上都被送到了礦上。

就算阿勒真問起來他也有理由:這些人不會種地,之前那些奴隸他們是教授過的,而接下來即將進入農忙時節,也沒機會再讓這些人學了,幹脆送到礦上。

程敬微心裏有譜,在他看來對奴隸肯定是一視同仁的,不管是甌雒族還是漢族,但為了安定人心,他還是要表現出對漢人的親近。

畢竟甌雒族不能在其他地方給予他們支持,比如說那幾位先生一夜之間就找出了他們現在的許多漏洞,他可以肯定對方只是隨意找的幾個,真正的漏洞還有更多。

這是甌雒族的人所不能做到的,而且程敬微將來想要攻入中原也要依靠漢人才行。

當年他就是手下南邊的人多了一些,導致中原的漢人總覺得他們是其他民族入侵,十分抵制。

如果都是漢人那就是內亂,不會有那種民族之間的抵制行為。

程敬微都弄完了之後問道:“現在我們人手多了,是不是鹽礦也可以多開一些了?”

駱時行聽後將手中的炭筆放下說道:“人夠開幾個的?”

鹽礦這東西其實開的越多,需求的人越少,比如說煎鹽就是幾口鹽井布置一個就行,負責的人也就那麽兩三個就行。

程敬微粗略一算說道:“至少還能開三個。”

駱時行剛要點頭忽然反應過來一個問題:“你說的能夠開三個是現在大小的鹽井嗎?”

程敬微應了一聲:“對,有什麽問題嗎?”

駱時行說道:“現在這種鹽井的開鑿方式太浪費人力物力,而且需要的時間太長,動輒就要三四年時間,不劃算。”

駱時行記得歷史記載之中,這種鹽井很少有一家能夠獨立完成的,大部分都是鹽商聚集幾家籌錢開鑿,怕的就是資金鏈斷裂。

程敬微頗感興趣:“你有別的辦法?”

要說甌雒族唯一不落後的地方大概就是鹽井,現在就算是蜀中或者中原的鹽井都是這種開鑿方式,模樣大同小異,煎鹽的方法都沒有什麽區別。

駱時行順手扒拉過一個泥板說道:“有啊,卓筒井,開鑿之後大概也就是這麽大。”

程敬微低頭看了一眼駱時行在泥板上畫的圈,那個圈最多也就是碗口大小,跟粗一點的竹子幾乎差不多,不由得有些懷疑:“這能行?”

駱時行十分豪氣地一揮手:“交給我,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