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2頁)

阿勒真走了之後,程敬微立刻招呼著韋子耀開始將油菜花給卸下來。

駱時行說道:“一晚上這些花不會死吧?”

韋子耀笑道:“這都是帶著泥土來的,只要澆點水就行了,明天再種也一樣。”

駱時行果斷讓大家準備休息,嗯,雖然天還沒黑,但是可以下班了。

不過也不知道為啥,他們這的人特別有幹勁兒,就不說他救回來的那些孩子了,就連那些奴隸都特別認真。

很多時候駱時行並不要求他們工作多長時間,或者要在多長時間之內弄完。

結果這些人總會在第一時間把手頭的事情做完,搞得駱時行都懷疑他們到底還是不是甌雒族的人。

畢竟這個種族給他的印象就是比較懶。

第二天,程敬微帶著韋子耀去種花,而駱時行則蹲在書房裏開始畫圖。

其實這次畫圖比之前要簡單很多,他只需要畫出來作為標志物的縣衙,然後再依據那些適宜種植的土地跟縣衙的真正距離按照比例尺在圖上畫出來。

不過幫人幫到底,他甚至還畫出了適合開梯田的地方。

甌雒族的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肥田肯定不是誰都能分到的,那麽必定有人需要開梯田。

而梯田的位置也有好有壞,駱時行畫完圖之後還另外拽了一頁紙過來將這些土地分了三等,從好到一般都給標注了出來,讓阿勒真到時候分地也有一個依據。

第二天阿勒真拿了輿圖和標注之後就風風火火地走了,接下來半個月時間都沒怎麽出現。

而駱時行正好趁著這個時候去盯著農具打造。

這些農具打造基本上也算是另類的實驗,看看本地的鐵礦質量怎麽樣,看看他們的鼓風機好不好用,再看看鍛打效果。

鍛造出來的農具還行,尤其是曲轅犁的犁鏟和犁壁,裝上之後駱時行特地帶著人去了一趟田間。

此時他們需要種植的那部分地已經都給清理了出來,不遠處是山坡上的梯田也開出了一塊。

程敬微看到他看向梯田便解釋說道:“最近我們都在尋找合適的石頭,所以慢了一點。”

駱時行眨眨眼:“我覺得挺快的啊,而且你們還弄的挺好看。”

梯田邊緣需要用石頭壘起來一道墻,保護裏面的泥土不至於順著坡度滾落。

而這一塊梯田顯然弄的十分精細,石頭壘的細細密密,一看就浪費了不少心力。

他們兩個說話之間,韋子耀帶著人嘗試了一下人力拉犁,等來回走了一趟之後他就顯得十分興奮:“這個好用!”

無論是轉彎還是入土都比以前的犁要好用的多。

駱時行問道:“真的?”

韋子耀也是個仔細的人他解釋說道:“打個比方,如果是以前的犁一個人一天能開三畝地的話,換了這個至少能五畝,這還是需要考慮人的體力問題,若是換成牛,會更多!”

生產工具的改進有的時候效果就是這麽顯而易見。

駱時行聽了之後滿意地笑了笑:“那好,多做兩幅,回頭給阿勒真送去一副讓他自己用也好,重新打造也好。”

韋子耀聽後微微一愣:“這……直接送給他?”

這東西可不一般啊,如果是在大唐獻上去可是能得個官位的。

自古以來朝廷就很重視耕種,對於改進生產工具的人一直不吝賞賜。

駱時行因為是罪臣之後,賞官可能做不到,但說不定就能拿點別的好處,比如回歸中原什麽的。

然而駱時行卻十分大氣揮手說道:“沒關系,不要計較一時得失。”

他跟阿勒真是互惠互利的,太斤斤計較容易把人推遠,至少現階段他還挺需要阿勒真的幫助。

程敬微倒是說道:“別的也就算了,若是甌雒族大面積使用這個東西……說曲轅犁值得一座鐵礦不為過。”

駱時行一聽就笑了:“你還惦記著人家的鐵礦呢?行吧,回頭看看他怎麽說。”

阿勒真能怎麽說呢?阿勒真此時已經十分發愁,甚至忍不住跑到駱時行這裏來吐苦水。

“我好不容易給各家各戶都分了田,結果你都想不到那些敗家子都做了什麽!”

駱時行有些詫異問道:“做了什麽?”

他原本覺得最多也就是不種,不過能把阿勒真氣成這樣,顯然不僅僅是不種的問題了。

阿勒真生氣說道:“好多人直接把田都賣給了鄉紳富戶!”

駱時行聽了之後點點頭:“哦。”

阿勒真被他這淡定的反應搞的情緒有點不連貫:“你就……哦?你費心費力的找出了那麽多地,現在可都落到那幾位長老手裏了,鄉紳富戶大部分都跟他們有關系,你不管管?”

駱時行放下手裏的刻刀,雙手合十說道:“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