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2/3頁)

其實古代的手工制作非常發達精巧,只是因為受限於手工匠人的熟練程度和天賦,並且不能量產,所以越是厲害的手工匠人越是專供皇室貴族,平民百姓自然是用不到那些東西,甚至見都沒見過。

阿勒真在旁邊看到駱時行這一手畫技就知道對方能繪制輿圖可能是真的。

他對於畫的欣賞能力還沒到能夠看出意境的地步,所以作為直觀感受,對方畫的越是逼真在他眼裏就越好。

然而這種畫法在魏思溫看來總覺得匠氣有余靈動不足。

不過駱時行畫的是工具圖,又不是為了作畫而畫,他倒也無所謂。

有了直觀的圖紙之後,木匠終於是看懂了,語言或許有界限,但藝術是沒有的,無論是音樂還是美術。

手工匠人一看這個東西也不算很難,當即就要開動,並且表示最遲明天就能弄好。

駱時行聽後幹脆說道:“那我先在紙上畫出格子吧。”

比例這個東西是需要細扣的,尤其是肉眼觀測其實並不準確,眼睛看著是那麽大,實際上可能大小有出入,一旦建築物都有了出入,那麽輿圖也就畫歪了。

駱時行覺得自己需要先打個預防針。

但其實也就是他這種看慣了後世高清地圖的人才會這麽較真,這年頭大家看輿圖都是一個大概位置。

厲害的將領能夠通過大概位置以及描述在腦內“畫”出一副真實輿圖,但那需要極高的天分。

從來不迷路的衛青和從來沒走對過路的李廣就是非常鮮明的例子。

但凡看過衛青的行進路線就會懷疑這個人是不是腦子裏裝了衛星定位系統,那可是大漠,很容易迷路的大漠。

而對方就是能憑借著自己的方向感以及十分簡單的參照物找到行進路線,這種天分是一般人沒有的。

是以駱時行覺得自己哪兒哪兒都不行的缺陷在魏思溫和阿勒真眼裏都不算什麽。

阿勒真立刻讓人給駱時行準備了房間,並且給房間布置了書桌和筆墨紙硯,他要的東西都優先供應。

駱時行一時之間也有些壓力,要知道在這個地方筆墨紙硯都是十分珍貴的東西,當地人不懂得制作工藝,都是從中原運輸過來的。

他流放時所走的路就是運輸的路線,中間還要經過十分危險的蜀道,原本在中原就已經比較昂貴的筆墨紙硯到了這裏更是天價。

阿勒真一給就給了他一沓,這要是畫廢了,怕是把他賣了都不一定夠這些東西的錢!

駱時行用筆直的竹板做了一個直尺,還好他還記得尺寸跟後世常用的米厘米之間的轉換額。

雖然不可能精確到太多,但差不多也就行了。

按照這年頭的比例,將紙全部分為一厘米乘一厘米的方格,然後根據縣衙大小先定下比例尺為一比一千,其中這個1的單位是分米,也就是十厘米。

後世的高精度地圖大部分都是一厘米是實際單位的一千米,但駱時行覺得那樣的話有點太難畫了,需要在極小的圖內畫出一千米的圖像,若是一千米的範圍內有各種房子,那簡直就是在虐待自己。

但是若把單位定在一米,那麽需要的紙就會很多,輿圖也會更大。

所以駱時行最後定在了一分米,這樣大小可控也不是特別難畫。

定下來比例尺之後,駱時行就蹲在屋子裏就開始裁紙並且打格子。

這個工作就需要細心,也不是什麽難事。

阿勒真有心想派人過去幫忙,卻被魏思溫給攔住了。

魏思溫十分和氣說道:“大令,無論在何地,繪制輿圖都是秘法,就讓猞猁猻一個人忙吧。”

阿勒真倒也痛快,他本來就沒想著偷師,只不過是擔心駱時行一個人忙不過來而已。

他直接揮退了所有人,站在門口看了一眼在桌邊忙碌的駱時行,小小一個人影哪怕手忙腳亂的也挺有意思。

駱時行將紙張用炭筆畫好方格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轉頭對著屋內等他的魏思溫說道:“魏翁,我跟大令結拜這麽大的事情,要不要把阿微也喊過來啊。”

他跟程敬微關系那麽好,這麽重要的事情不讓對方過來好像不太合適。

魏思溫一擡頭剛想回答,瞬間就笑開了:“你且等等,我去讓人打盆水來。”

駱時行有些疑惑,等水打來之後魏思溫便說道:“先洗把臉吧。”

於是駱時行一低頭就看到自己的小花臉,他這才想起來炭筆沒有裹外皮,他畫的太認真給忘了,畫完還撓了撓臉!

駱時行趕忙將手和臉洗幹凈,同時準備在炭筆外面裹一層樹皮。

魏思溫說道:“我知道你想讓山君過來,但他若是過來,王安同又怎麽辦?”

駱時行一時之間有些猶豫,最好就是把王安同帶過來,但是王安同從來沒見過這麽多人,怕他受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