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2頁)

可沒辦法啊,基層官員的收入不高,但凡有能力的必然伴隨著升官,人家那麽厲害你都不給升官非要壓著人家在基層做事情,那不是等著天下大亂呢嗎?

於是一來二去,會一直留在基層的那些官員能力都不怎麽樣,甚至還可能連後世的鍵盤俠都不如。

就算是這樣大家也沒辦法,不用他們用誰呢?

駱時行也知道這事兒跟他們沒啥關系,他們現在嚴格算來也是流民之一。

“哎,我就是隨便一說,現在的問題在於如果再遇到他怎麽辦?他好像不太能溝通的樣子。”

程敬微問道:“他多大?我是問體型胖瘦。”

在野人身上年齡已經沒什麽用了,更何況野人基本上也判斷不出來年齡。

駱時行認真想了想說道:“好像不是很大,他沒站起來看不出,但應該跟我差不多高的樣子吧,挺瘦的,一動就能看到身上的肋骨。”

程敬微果斷說道:“那下次你出門的時候拿著一把鐮刀,再遇到他就把他趕跑。”

駱時行整個人都驚了:“拿鐮刀做什麽?就算要趕跑人家也不用上來就動刀吧?而且不溝通一下嗎?”

好歹對面是人啊,他覺得事情有些不好,難道之前程敬微的報復讓他心性都變了嗎?

殺過人的人,是不是會更加輕視人命?

想到這裏駱時行表情嚴肅了一些,之前他覺得需要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去改變程敬微,現在他覺得或許要跟對方好好說一說才行。

程敬微說道:“野人跟正常人不同,你也說了可能沒辦法溝通,他們不會說話,而且常年在山林生活,跟那些野獸爭搶食物捕捉獵物,你不要把他們當人看,把他們當成野獸看就可以了。”

駱時行認真看著程敬微問道:“阿微,你知道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麽嗎?”

程敬微被他問懵了,剛剛不還在討論怎麽防備野人嗎?

怎麽現在就開始討論人類跟動物的區別了?

這個議題,程敬微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不是說現在沒人去思考,而是大部分人都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只有一些思想家哲學家才會去想這些。

程敬微觀察了一下駱時行的表情,發現小猞猁看上去十分嚴肅,眼神都跟平日裏不一樣。

他認真想了想有些遲疑地說道:“不同之處有太多了,為什麽要跟動物比呢?”

駱時行慢慢說道:“因為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啊。”

程敬微頓時失笑,揉了一把貓貓頭說道:“雖然駱先生給你取小字叫猞猁猻,但也不能真的把自己當成猞猁吧?”

怎麽還把自己當成動物了呢?

駱時行想了想這個說法的確不太好,想要讓人認同自己本身的存在跟動物沒什麽區別,就要認同地球村的概念,在地球生活上的所有動植物都是地球的一體。

這個解釋起來太復雜,駱時行只好換了一種說法:“不說那個,人類跟野獸最大的區別其實就是人類有法律約束有道德約束,你覺得呢?”

程敬微對於這一點倒是認同的。

駱時行看到他點頭繼續說道:“在律法和道德的約束下,人類不會像野獸那樣自相殘殺,所以人類才能發展。”

程敬微聽到這裏就明白了駱時行的意思:“你覺得不該傷害那個野人?可若是他傷害你呢?”

駱時行說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沒有傷害我,所以我也不應該主動去傷害他,更何況就算是傷害也要分,難道對方只是抓了一下你的頭發,你就要對人喊打喊殺嗎?”

程敬微看著他沒說話,駱時行再接再厲:“雖然這個地方排外,並且律法形同擺設,但我們自己心裏也要有一本律法約束自己啊,要不然跟野人又有什麽區別呢?”

直到這個時候,程敬微才確定之前的事情駱時行並不是真的心裏沒有芥蒂。

他以為對方是原諒,實際上對方是寬容並且打算引導他回正道。

如果換一個人對他說教,程敬微肯定會嗤之以鼻。

但是駱時行之前那句“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的話已經震撼到了他,所以他相信小猞猁是真的發自內心的善良。

程敬微對駱時行的觀點倒不是不認同,他佩服能夠言行如一的人,但也不認為自己有錯。

他想了想問道:“那你知不知道大唐律法的規定發現野人要如何處置?”

駱時行愣了一下,這個……他還真不知道,他連大唐律法寫的什麽都不知道,怎麽可能知道這個?

於是他下意識的搖了搖頭:“怎麽處置?”

程敬微面無表情:“凡流民野人,坐罪處死,以儆效尤。”

駱時行一臉震驚:所以……程敬微還手下留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