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3頁)

他記得後世就有評論說這些被流放過來的官員對於嶺南的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都沒辦法說服當地人種地,肯定是有其他原因。

一直沉默的程敬微說道:“這裏賦稅很重?”

魏思溫點頭說道:“的確,這裏的稅收明面上跟中原一樣,但實際上各縣都會自己加一些別的稅收,導致種地得到的那點糧食還不夠交稅,甚至還要想辦法籌集別的東西來交稅。”

程敬微點頭,他之前沒在意這方面,他當然是不打算給北帶縣交稅的,現在魏思溫一說他才想起來。

駱時行半懂不懂說道:“所以說大家不種地就不用交稅,反而會好過一些?那各地縣令沒有發現這樣的事情嗎?為什麽不減稅?”

這次不用魏思溫說,程敬微就解釋說道:“南邊作為流放地,很多官員流放過來服苦役就有一項是種地,這些人種的全部上交作為賦稅,所以其他百姓種不種都無所謂,而這些流放之人沒有其他本事,等一年苦役結束之後只能繼續種地,所以其實那些重稅壓榨的是這些人。”

駱時行聽得一愣一愣的,萬萬沒想到還有這種事情。

程敬微解釋完之後看著魏思溫問道:“魏翁是擔心縣令讓我們交稅嗎?”

魏思溫搖頭:“縣令不知道是你們要種子,所以自然也不會讓你們交稅,我跟他說是我想種一點東西,不過,我一個人能力有限,不可能種那麽多,所以也就不能要那麽多種子。”

駱時行撓了撓頭說道:“這樣啊,那還是算了,我們可以從換取的糧食之中挑選一些種子來種,您跟縣令撒謊的話,到時候也要種地才行,要不然縣令怕是會懷疑,若是被他知道也不是什麽好事。”

把糧食跟種子分開要為的是拿到更好的糧種,畢竟糧食吃起來都差不多,但是作為種子總有好一些和不那麽好的。

程敬微沒有阻攔駱時行,反正他們在這裏停留不了多久的,等過一兩年,揚州叛亂的事情平息,他跟駱時行外貌肯定也會有所變化,到時候可以去安南都護府碰碰運氣。

至於參軍就算了,上一世他是迫於無奈,一個瘸子還能有什麽出路呢?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的腿正在好轉,他也在努力讓自己適應雙腿健康的生活。

魏思溫對於種地的了解更不多,最多也就是書上說的那些,聽後也不覺得哪裏有問題,便幹脆說道:“這樣也好。”

駱時行把已經拐到天邊的話題給拐了回來:“對了,說回來,用豬頭換是不是太敷衍了?”

魏思溫笑了笑:“你不用擔心,縣令要豬頭也不為吃。”

駱時行歪頭:“嗯?不吃要做什麽?”

程敬微心裏忽然有了不太好的預感。

魏思溫笑呵呵說道:“縣令前些日子祭拜貓上仙許願他孫子的病趕快好,結果昨日他孫子的病果然好轉,今天已經能起來吃東西,精神好了許多,縣令高興要給貓上仙上貢呢。”

駱時行:……

他轉頭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程敬微,程敬微低頭裝死。

說實話這個發展也真的是讓他猝不及防。

駱時行一邊跟程敬微合夥把豬頭裝在竹簍裏,一邊又跟魏思溫提出了一個要求:“對了,魏翁,如果可以的話,我們還想換取一些牛筋。”

魏思溫還在納悶他要牛筋做什麽,這東西很貴,吃起來味道也就那樣不好咬。

然而程敬微卻心念一動,轉頭看向駱時行:“弓弦?”

駱時行點頭說道:“對,不行就先給你弄一張竹弓先練著。”

那些武器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到他們手上,就算能到他們手上,鍛造也需要一段時間,他跟駱時行最近的工作重點是地窖,那個還要往後推一推,但是弓的話沒那麽難。

竹子做弓的本體或許不如適合的木頭好,但也不是不能用。

程敬微淡定說道:“弓箭的話,我不需要練。”

魏思溫在一旁聽了忍不住側目:“口氣還挺大。”

程敬微很淡定,他也沒在吹牛,論弓箭功夫,他自認不輸任何人。

畢竟當年他瘸了一條腿,想要練別的功夫基本都不太行,唯有弓箭要求的不是那麽多,他想要有自保之力,這個是最合適的。

所以當年他可是下了狠心練過的。

駱時行立刻說道:“那就先來牛筋。”

魏思溫本來還想提醒他們弓箭也是管制武器,被發現了是要被定某犯罪的。

不過想一想這深山老林裏面也沒人管,更何況按照大唐的規定,能被認為是武器級別的弓箭本身也不易得。

他估摸著這倆孩子最多也就是用竹子做弓,箭頭或許會用石頭,這樣倒也沒什麽問題。

於是十分幹脆答應說道:“這個沒問題,幸好這裏不是中原,否則牛筋還真不好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