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2頁)

駱時行不知道他現在這具身體剛剛八九歲的樣子就已經被惦記了婚姻大事,他此時正舉著一串槐花對著駱藝文賣萌:“阿爹,給,這個可甜了。”

雖然在心裏層面這位不是他親爹,但這位比他親爹那個人渣強多了,他也是穿越之後才知道什麽是父愛,沖著這一點,讓他喊一聲爹也沒啥,反正駱藝文比他年紀大,喊一聲也不吃虧。

駱藝文接過來沒好氣說道:“下次想吃讓阿大摘給你,不許爬樹!”

駱時行用力點了點頭,駱藝文教育完兒子就帶著李公要去書房。

駱時行十分有眼色地打算跑路,結果卻被駱藝文給拽了回來:“你也跟我來。”

這孩子自從好了之後就跟個皮猴子是的,不把他放在眼前駱藝文都不放心!

駱時行縮了縮脖子乖乖跟著到了書房,老老實實跽坐在駱藝文身邊。

駱藝文跟李公坐下之後等下人上了果汁之後,李公喝了一口便說道:“如今李司馬和薛司馬都已經準備完畢,招兵也在行進之中,我已下令封你為記室,萬事俱備。”

征兵?

駱時行的耳朵豎了起來,這是要打仗了嗎?他到底穿的唐朝什麽時候啊,別是安史之亂吧?

不過據他所知,安史之亂的時候大部分戰火都是在北方,南方相對好一些。

而他現在身處的地方應該比較偏南,就算碰上安史之亂也能緩一口氣,只是……最好還是別了,亂世之下,人如草芥,朝不保夕,別說他穿越的就能在亂世之中扶搖直上,那是不可能的,他穿越之前頂多算是小有才華的普通人,不可能穿越之後就迎風破浪,拳打安祿山,腳踢史思明。

真遇上了大概率會為了生計奔波,還不一定能活多久。

事關小命,駱時行聽得很認真。

駱藝文聽後微微嘆息:“若非今上蒙難,我等又何必出此下策?”

今上蒙難?

駱時行的小腦袋瓜瞬間開動,唐朝,皇帝遇難需要救援。

這怎麽看怎麽像安史之亂的劇情啊!

他整個人都有點不好。

李公沉聲說道:“記室不必憂懷,我等大義在身他日迎回陛下就算馬革裹屍也是死得其所。”

駱時行看著李公頓時好感大升,忠臣義士從來都是讓人敬佩的。

駱藝文笑道:“我原想若能不興戰火自是最好,倒是我執拗了。”

李公說道:“所以最好速戰速決,別拖延太長時間,這樣的對百姓的影響也最低,檄書準備得如何?”

駱藝文說道:“已經寫完,不如李公幫下官看看可還有更改的地方。”

李公笑道:“你之文采遠勝於我,我也就看看罷了。”

駱藝文轉頭對駱時行說道:“去把書架上那根藍色的卷軸拿來。”

駱時行立刻過去將東西拿來,不過回來的時候他忽然說道:“我來讀給李公聽吧。”

李公略有些詫異:“你都認得?”

駱時行挺了挺小胸脯:“我認得很多字的!”

唐朝時期官方用字是楷書,他爹既然寫的是檄書,那就是要傳揚天下的,自然要用官方字體,他辨認起來應該沒啥問題。

更何況有三歲就會背論語的底子在他也不用掩飾那麽多,就算表現的聰明一點也沒關系,他是神童嘛。

而他想表現也是想要加重他們父子在李公的分量。

這年頭不是誰都能被稱之為公的,這位李公搞不好就有爵位,還姓李,說不定就是皇親國戚,還有錢——沒錢哪能招兵呢?

萬一這是條金大腿,不說抱不抱大腿,至少要先給人留個好印象。

李公笑了笑:“那你來。”

駱時行看向他爹,他爹一臉無奈,但到底縱容兒子:“念錯一個字就去寫十遍。”

駱時行嘿嘿笑了笑,他爹還是心疼他的,要知道當年上學都是罰抄五十、一百遍的!

駱時行小心翼翼展開卷軸清了清嗓子,念道:“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

等等,這個開頭怎麽這麽眼熟?

這不是《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嗎?

駱時行的笑容緩緩消失:這個上司……可要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