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年/得天獨厚

林老太太這一去,不用多說,林家要丁憂守孝了。

這不能避免,林如海也不想避免,利索的退了下來,這個時候皇上也穩固了朝堂,他退下去,也算是恰好。

他要是身居高位,兒子是沒有出頭之日的。

父子同朝為官,需要避諱。

他已經打算好了,先守孝,守孝期滿直接致仕,正好在家教養孫子孫女,等守孝期滿,元哥兒也十五歲了,可以下場了。

林家的喪事辦的很大。

一般來說,只要子孫有余力,長輩的喪事都不會辦的輕忽。

林老太太身上有侯夫人的誥命,兒子是一部尚書、內閣大學士,,兒媳婦是先皇親封的定豐候,孫女還是當今的貴妃,膝下二字一女,其中一個格外受先皇另眼相待……有許多人只憂愁沒有攀上林家的途徑,現在途徑來了,自然不會錯過。所以林家的這場喪事辦得很體面,也很風光。

讓京城眾人也為之津津樂道。

喪事辦完,一家子就準備扶靈回姑蘇了,他們打算在姑蘇守孝,也能避開這個風口。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更遑論新皇登基。

接下來,可以預見,京中安靜不了。

珞玉對此很不舍得,不過她也沒有反對,現在回去姑蘇未必不好。

在他們出發的時候很多人來送了,姻親唐家、四阿哥弘歷、雲家、謝家……賈家也來了。

林如海帶著琛玉和元哥兒跟眾人辭別。

他現在瘦了很多,辦喪事本來就不容易,他還因為太傷心病了一場,瘦的就更厲害了。

琛玉很擔心他的身體。

所以他們一家在路上的日子走得並不快,他也希望能早日送祖母回祖墳安息,但若是太急了,讓父親也倒下了,那更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們這次舉家回去,要在姑蘇住二十幾個月,已經提前讓人把姑蘇老宅收拾了出來。

現在林家人一共有七口人,因為唐婉欣還生了一個小女兒,現在快要滿周歲了,名字叫晴姐兒。

雖然有人去世家裏人會傷心,但隨著時間流逝,人會慢慢走出,一路南下,看著江流上的廣袤風光,胸腔中仿佛也多了幾分開闊。

元哥兒和曦姐兒在路上追問著祖宅的相關情況。

琛玉以前還在祖宅那邊住過小半年,是對那邊最熟悉的。

他們不用擔心去到那裏過的艱難,祖宅林如海一直有派人駐守打理,而且雖然跟宗族的血脈已經遠了,但他們這一支官位是最高的,這些年林如海也沒少扶持宗族內有天賦的後生。

一路周轉,終於到了,這邊的林氏族人對他們都很客氣,對喪事也盡心盡力,一切妥當,林家就閉門守孝了。

身為兒輩守孝二十七個月,琛玉雖然是孫輩,但長孫也是二十七個月。

在這裏的日子過得格外寧靜,姑蘇比他們官位、爵位高的沒幾個,又因為守孝,不用諸多交際。

不過該知道的消息照樣也知道,三年的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比如在他們出發回姑蘇的時候,雍正就提了提欠銀子的事情,給後來的收銀做鋪墊。

有一些識趣的,就開始陸陸續續的還銀子了,而那些不識趣的,在後來雍正抄了幾個家之後也識趣了。

如果真是清清白白還好說,滿身小辮子還這樣,那就是找死。

雍正不比先皇寬和。

在康熙朝如日中天的甄家也倒下了,這時候距離先皇去世還不滿三年,但雍正已經忍無可忍。

他並沒有那麽在乎身後名。

王子騰把銀子都還清了,但王家也被抄家了,他空出來的位置迅速被皇上的心腹接手了。

至於為什麽王子騰會在第二批清算名單上,也簡單。

他在之前暗地裏投了十四,手底下又不太幹凈,若不是看在王家祖上和王子騰確實於朝有功的份上,就不僅僅只是主子騰流放的結局。

王子騰的妻子就帶著家小,帶著剩下的一些嫁妝舉家搬回了金陵。

賈家是還銀子比較早的,他們之前就有心理準備,所以賈璉和王熙鳳忍著不舍,哪怕家中傷筋動骨,也把欠銀還完了。

而且還故伎重施,又抄了一回下人的家,雖然回血的銀子沒有之前多,大頭還是要自己掏卻也有個好處,就是經過了這麽一回,他們府上養的下人沒那麽多了,每個月固定的支出也減少了。

從這方面來說,王熙鳳覺得挺好。

至於體面?

這個時候顧不得什麽體面不體面的了。

因為還了銀子沒多久賈赦也被入罪了,原因很簡單,因為王二太太之前沒少拿著他的名貼去辦事,其中有不少是越界了的,那時候沒入管,但現在皇上想要管了。

加上賈赦還強買強賣過別人的東西,鬧出了人命,雖然還了銀子,卻也判了他奪爵流放,只是相對比其他沒有還銀子的人,流放的地方沒那麽遠,年限沒那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