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出嫁

林黛玉被許配的人家姓陳,南映陳家,這樣說可能會有人不知道,但要說一個映山書院,那就如雷貫耳了,這是南方最有名的三大書院之一,在文人當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黛玉定親的人就是當代映山書院山主的次子陳漓,今年十七歲,他上面只有一個嫡親兄長,年紀相差比較大,他的大侄子都十歲了,他的兄長也是個有文采天賦的,現在在京城刑部任職。

也正是因為他這個兄長,林家和陳家才能結成這門親事。

現在陳漓十七,黛玉十五,本來也是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紀了,如果是按照原計劃,定的迎親日是明年,等陳漓春闈後再成婚,現在提早了。

陳漓天賦極好,林如海看過他的文章,認為以他的功底明年春闈榜上有名是肯定的。

而且他小小年紀就立志要做映山書院下一任山長——他對朝堂沒有什麽念想。

到時候兄弟兩個一個在朝,一個在野,正好可以互相照應。

而且他長的也很好,名次在前的話,指不定又是一個探花郎,到時候翁婿皆探花,又是一段佳話。

林老太太和林如海都覺得黛玉嫁過去之後可以安穩的過完這一生,以她的身體狀況,太過勞神會影響壽數,嫁給陳漓就代表著遠離朝堂,不用跟其他夫人太太一般勞累,能在一個書聲瑯瑯之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也是林黛玉自己選擇的,老太太精挑細選了三戶人家,林黛玉先和這位陳二爺見了一面,之後就定了下來。

現在答應婚期提前,林如海和老太太也是仔細考慮過的,雖然有些不舍,但這對黛玉有好處。

陳家請太醫過去看診了,陳夫人時日無多,若是不在她仙逝之前成婚,婚期就要推遲到三年後。

三年後,黛玉就十八歲了。

再有,婦有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

第二個說的就是為父母守過孝,夫家不能休棄。

這對黛玉是有好處的,而且現在嫁進去,還能得一個知情達理的美名,所以林如海答應了,只是遺憾,黛玉的人生大事,琛玉他可能趕不上了。

女兒出嫁,需要有兄弟背著出門,現在只能請林氏宗族的人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從京城到南映路途遙遠,琛玉根本抽不出那麽多的時間來送嫁。

雲舒瑤回來了,先見到的是兒媳婦。

她剛要行禮,雲舒瑤就上前拉住她的手,攔住了:“婉欣,不必,我一路都好,琛玉也好好的,現在他應該也快要到了。”

唐婉欣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是,姨娘。”

雲舒瑤:“累嗎?”

唐婉欣:“還好……”

閑話幾句,雲舒瑤去見了老太太,只看到雲舒瑤,老太太的失望溢於言表。

她已經三年沒有見到孫子的面了,“你回來了,一路都順利?”

雲舒瑤:“都順利。”

老太太嘆氣:“那就好,琛玉現在是高了?瘦了?還是怎麽樣了,他只說自己一切都好,這個孩子,我不信,他肯定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她嘮嘮叨叨的說了許多話。

雲舒瑤靜靜的聽著,這時候,她只需要當個聽眾就可以了。

說了許久,老太太覺得口渴了,才停了下來,喝了一口茶,說回了家裏現在的情況:“黛玉要出門了,婉欣還年輕,沒有辦過大事,你在旁看著些。”等到下一次家中還有這樣的大喜事,那就是重孫要娶妻了,林老太太自覺是看不到那一幕的了。

太久了。

雲舒瑤點了點頭。

老太太嘆了一口氣:“一轉眼,黛玉都要出門了。”黛玉一出門,她身邊就空蕩蕩了,而且黛玉這一去了南方,想要再見到她就難了。

老太太思緒飄飛,三個孫女,兩個都在京城,只在她身邊長大的黛玉要去南方。

不過這是為了孩子好,不舍也沒辦法。

老太太又想到了大孫女瑛玉,她至今沒有開懷,現在膝下已經有了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庶長子了。

“瑛玉那邊,大姑爺是個有良心的,把孩子抱到瑛玉膝下,對那姨娘也不上心,瑛玉好好養,日後不管怎麽說也是個依靠。”

只要對方當官,想要名聲,再是庶出,再是親近生母,也不能對嫡母不敬。

雲舒瑤默然。

瑛玉久久不能懷孕,這一幕到底還是出現了。

老太太也沒想雲舒瑤會對這件事說了什麽,又說起了陳家夫人:“這位親家是個好的,可惜人好卻不長命,而有些人,沒少幹壞事,卻還能活著。”這說的就是賈母了。

林老太太:“你這段時間在外面,應該還不知道,賈家又鬧出笑話了。”

不等雲舒瑤回應,她自顧自的接了下去:“賈敬去世了,在孝期賈璉把尤二姐納為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