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7頁)

而長老院則是當初分這個蛋糕的區長老了,一般來講流星街的老人都會成為流星街的營養,被繼任者打敗,這樣流星街才能永遠煥發強大的活力。

但是當時的十三個區長不想去死,於是就提出了長老院的概念,當然其他人也有不願意的,但是現任的區長願意啊,他們畢竟未來也會成為長老。

在大家打了一架之後,前區長和現任區長贏了,長老院制度就留存下來了。

這兩者的力量加起來就等同於流星街頂尖的力量了,不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長老院制度也不是沒有好處,現在的流星街的福利院制度也是在長老院的主持下定下來的。

以前的時候,嬰兒生下了不想要就扔了,活不活得下來純靠運氣,而現在福利院會收集棄嬰把他們養到六歲。

還有收集屍體的“收屍隊”,原本的屍體就放著腐爛,或者莫名其妙失蹤變成一道菜,有了“收屍隊”,就降低了瘟疫還有疾病的產生,教堂負責火化,如果單純埋在土裏,也會有餓極的人挖出來啃。

各項措施升高了幼兒的存活率,流星街的人口增加了一倍有余。

當然不好的就是,長老院已經腐朽,立馬都是喜歡保持現狀的老人,覺得和十老頭現在的合作沒有什麽問題,即使吃虧一點也無所謂,反正他們也沒要求大家離開流星街。

為什麽揍敵客連這些隱秘都知道,畢竟揍敵客的存在時間很長,情報人員也非常出色,甚至於流星街人自己都可能不記得了事情,揍敵客都知道。

比如說,流星街那塊區域,在大概兩百年前的時候,也算是一個人傑地靈,氣候環境不錯的地點,但運氣不好,變成了暗黑大陸的生物入侵的一個前哨站。

當時為了對付暗黑大陸的生物,念能力者占主力,但是收效甚微,最後幾乎無所不用其極。

念能力者引爆了核反應堆,那個時候核彈還是一個雛形,但是念能力者卻可以充當裏面的一個必要的催化條件,自己變成核彈,把方圓幾萬公頃的土地都移為荒漠。

不過和真正的核反應堆還是有點區別的,至少躲在地下的人都活著,輻射量也沒那麽大,原先輻射量最大的區域,就變成了廢料排放區,我之前看到得穿著防護服撿垃圾的垃圾山就是。

流星街的地理位置就很熱,少雨水,為了儲存食物,大家都會挖巨大的地窖,也就正巧可以應對黑暗大陸的生物的入侵,原本的地窖進行了擴寬連接在一塊就變成了地道,很深,有十米,地道還錯綜復雜,用來利用地理優勢打地道戰。

當時最後一戰的時候,大家就躲在地道裏面,震中的地方塌了,但邊緣的地道都完好。

隨著時間的偏移,原流星街的人死去,不知道為什麽地道的消息沒有傳下來,現在的流星街人可能都不知道該怎麽走,但一次偶爾的情況下揍敵客發現了,然後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掌握了一大半。

也不是所有人不知道,愛莎麗的培訓班就是地下上課的,她把地道又改回了地窖,做成一個一個小教室。

這個不是關鍵,把話題掰回來。

當時黑暗大陸的生物被稱為“惡魔”,流星街就變成了“惡魔之地”,裏面的人變成受“詛咒”的家夥,變成了“惡魔之子”,大家都禁止與他們來往。

實際上也不允許他們離開流星街,荒漠太大了,就是天然的阻隔,周邊的城市還請人加碼,請傭兵,也就是念能力者,改變了附近的綠洲的走向,變成了一個迷宮。

沒有地圖根本很難走出去,這也是我用千裏眼望過去的時候,感覺綠洲的位置不對勁的原因。

之後過了幾十年吧,“禁忌之地”無法說出口就無法流傳下來,大家也完全不知道流星街,這裏就被完全遺忘了。

一架飛艇路過,見到了流星街這塊地,當時獵人協會還是一個大型雇傭兵組織呢,尼特羅還在雪山上面打拳,如果過個十幾年,尼特羅成為獵人協會,流星街是他們發現的話,可能還會把這些人轉移出來,但是這輛飛艇卻是十老頭的人。

這塊地放著也是放著,就變成了堆積垃圾用的垃圾場,然後不需要的人類也往裏面扔,還有重刑犯被故意扔到這裏,漸漸地就發展成為了現在的流星街。

十老頭一看,流星街裏面羊骨一般的,流星街的人都好戰,不怕死,實力強勁,又改變了垃圾場的策略,變成了訓練場。

這就是流星街的前程往事。

如果揍敵客願意把過往的情報也公開的話,可能歷史書都得改寫也不一定。

就像是大家所認為的那樣,揍敵客的確有很多可以震動世界的隱秘的情報。

但是揍敵客和各個政界商界都保持著隱秘的私密合約,這些事情也不會被傳達出去,而在某些時候,他們也會為揍敵客大開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