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趙奕的靈感來源被曝光了!(第2/3頁)

核心算法就是大象身體內部的各個系統,有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等等。

驗收組不需要搞清楚細胞是怎麽構成的,但必須要知道核心算法的具體原理,但因為算法難度太高,他們根據報告也只能知道,大象有四條腿、一個大鼻子、兩個忽閃忽閃的耳朵等等。

這些外在的報告中都有介紹,但牽扯到內在的系統,報告不可能全部詳細的寫出來,有些內容還是要靠個人理解。

現在劉賀敏就在闡述大象的內部系統構成,但他知道的也只限於‘哪一部分是消化系統’、‘哪一部分是神經系統’等等,具體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是怎麽構成的,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盡管如此,劉賀敏的講解也讓郭金華、鄧敏容驚為天人,因為他們研究了很長時間,也只理解到那些算法包是核心算法,並沒有能劃分的這麽細致,沒想到劉賀敏來了僅僅兩、三天,就已經搞懂了核心算法的大體工程。

“不愧是信息學院士啊!”

郭金華心裏感嘆著,“僅僅兩、三天時間,比我們研究很久了解的還深入。”

鄧敏容也想著,“劉院士果真有水平,怪不得劉總親自到軟件所去請人。”

“按照這個速度來說,整體驗收也不了多長時間了。”

郭金華、鄧敏容對劉賀敏的能力水平,都可以說是心服口服,他們索性也完全放開了,開始問起劉賀敏一些算法包的設計、功能問題。

這些都是他們理解的時候碰到的問題。

正常拉說劉賀敏能理解到這個程度,肯定已經完全弄懂了其他算法包的問題,但事實和想象的不太一樣。

當他們問起的時候,劉賀敏總是推說,“我還沒有研究這個……”

“那個也沒研究……”

“不清楚。”

“能理解、能理解!”郭金華、鄧敏容沒問出個結果,心裏也感到很奇怪,“劉院士都知道核心算法的功能,為什麽會對一些普通的算法包不了解呢?甚至有些好像沒看過……”

“有點不太對吧?”

郭金華和鄧敏容對視一眼,出了辦公室談了幾句還是琢磨不透。

樓下,三層。

戰鷹-1的常規設計驗收組,工作進展非常的順利。

常規設計驗收組的名義負責人是劉建昆,實際負責人則是楊聰、李建明以及孫夢飛,三個人都是國內最頂尖的飛機設計專家,他們加在一起可以說,就是國產戰機的半邊天,足以見得劉建昆以及航空集團,對戰鷹-1設計報告的重視。

在一段時間對報告、詳細設計書的研究後,他們都對戰鷹-1有了細致化的了解,剩下的就只是各部分計算、論證工作。

比如,襟翼。

襟翼的設計需要計算的是,襟翼在平展時能給戰鬥機提供的向上動力參數,以及各狀態本身設計會造成的阻力。

其他部分也差不多,都是計算設計本身的具體參數,相對‘智能控制系統’的高難度算法,常規論證相對簡單的多,大部分都是計算內容,就算很難計算的部分,也可以詳細進行論證。

所以常規部分驗收工作,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

這天是分配工作階段。

驗收組完成了對設計整體的論證,剩下的就是各部分設計詳細的論證和計算,就可以下放到各個小組進行了,每個小組都會負責一部分設計的論證、計算工作。

這是保密性的考慮。

只有驗收組的核心人員、領導層,才能見到全部的設計報告,普通參與驗收的人員,就只能見到負責的一小部分設計內容。

事實上,就算是核心人員、領導層,也不一定能拿到全部的報告。

常規部分驗收組就只能見到戰鷹-1設計的部分,不能拿到‘智能控制系統’的報告,兩者是被直接分開的,全部都能見到的就只有領導層,詳細來說就只有劉建昆一個人,其他即便是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只要和驗收無關的人,也不可能看到任何報告。

劉建昆全權負責驗收工作,會聽取飛機設計和智能控制系統兩個驗收組報告的結果,最終召開會議公布驗收結果。

但是驗收工作的過程,劉建昆就不參與了,主持詳細論證工作分配會議的,也是幾個頂級的飛機設計師。

楊聰是實際上的第一負責人,李建明和孫夢飛則是副手。

工作會議很快結束。

各個小組都拿到了負責部分的設計,就回到各自工作的地方分配任務了。

楊聰、李建明和孫夢飛還留在會議室裏。

李建明的旁邊坐著雷勇,他們都是沈城飛機研究所的;孫夢飛的旁邊坐著鮑恩紅,他們則來自武城飛機設計研究所。

雷勇和鮑恩紅就是過來‘出差’,輔助回答一下驗收組的提問,和驗收組進行一些設計上的交接,他們也會全程旁觀驗收工作,以便遇到什麽問題能夠第一時間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