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祝你們成功,加油!(第3/3頁)

這是實驗室的藥物成本。

市場上售賣要考慮研發成本、利潤等等,售價翻上幾倍、幾十倍都很輕松,絕不是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

藥企還有一種更大的擔憂。

藥物正式上市以後,成分肯定會被公開,馬上就會有仿造藥物出現,而國際上的制藥公司,好多研發能力要更強一些,也許能大批量制造2CV—炳氫分子的方法,藥物上市完全等於是給別人做嫁衣。

等閻學林把遇到的問題解釋完,第一個說話的是李明,李明做過生物化學的項目,有一定的相關經驗,他直接在研發上‘劃出了線’,“人工合成不可能,最少短時間不可能,我們的研發還是還要尋求生物手段。”

閻學林點頭道,“不用考慮人工合成的問題,還是要在我們擅長的領域找方法。”

人工合成的方法簡單、直接,但正因為簡單才難度高,不要說需要的時間很長,研究所缺乏相關的經驗,即便是努力去研究方法,連好多需要的設備都沒有。

生物實驗角度去做研究就不同了。

研究所擅長這個方向。

幾個研究員思考了一下,就快速想出了幾個方向——

“要找個方法替代人體免疫環境,只要能正常產生2CV—炳氫分子就可以。”韓輝說的辦法就是降低成本,模擬人體免疫環境的花費很高,把不必要的替換掉,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模擬環境的成本。

戴天慶的意見則是,“我們可以去做其他脊椎動物,針對杆菌免疫反應的研究,也許能找到2CV—炳氫分子,或擁有類似抗艾滋病功效的類似小蛋白物質。”

他的建議有些‘碰運氣’。

如果運氣好發現小白鼠的免疫系統,針對杆菌的免疫過程,也能產生擁有對抗艾滋病毒的小蛋白物質,就能有很多其他方向研究方向或直接大批量生產的方法。

李明則說了個不同的提議,“我們可以去研究人體杆菌抗體,杆菌抗體是大分子蛋白,和2CV—炳氫分子一起產生,也許會有其他發現。”

這個建議有些模糊,似乎和藥物開發沒多大關系,但也許能有新的發現也說不一定,生物角度去做藥物開發的研究,本身就不像是人工合成那樣‘簡單粗暴’,更多的發現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等幾個研究員都發表了意見,小會議室的人就都看向了趙奕。

其實類似的會議,趙奕很少去說自己的意見,因為他的知識儲備、經驗都很少,也很難有好的建議。

趙奕思考了一下,沒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直接地說道,“我支持李明教授的意見,應該針對杆菌做研究。”

“為什麽?”閻學林感興趣的問道。

趙奕想了想說道,“直覺吧。”

“直覺?”

戴天慶忍不住說道,“趙奕啊,咱們做研究可不能靠直覺,要以科學說話。”

“哦。”

趙奕點頭接受了教育,但還是堅持道,“但我還是覺得,應該主要研究杆菌抗體,其他都可以輔助。”

閻學林想了一下點頭道,“大家的意見都有道理。藥物開發不是單一的研究,每個方向有突破,也許都能減少制造成本。”

“這樣吧,先期我們就分開做研究,三組,一組一個方向,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最後合並在一起。”

李明率先點頭道,“趙奕和我的意見一樣,我們就一起吧。”

張薇舉手道,“我也在這一組吧,趙奕很忙,又要準備學術報告,我們一起工作經驗多。”

“不是,你們,我想……”

艾立新記得話都沒說完整,他想和趙奕一組,結果被李明先說了,張薇又快速的舉手表態,他正郁悶的時候,韓輝就說道,“你就和我一組吧。”

他只能無奈的點頭,心裏想著替代人體環境的方向,最少不會沒有任何進展,總比和戴天慶一起碰運氣強。

戴天慶和陳志剛對視一眼,點頭道,“那我們就一組。”

……

內部小會議結束後,大家紛紛走了出來。

戴天慶出門的時候,笑道,“趙奕啊,跟你說,咱們去做藥物開發的項目,經驗太少,趕不上藥企的研發能力,他們短時間做不出來的,我們也很難。”

“所以做這個,要碰運氣的,咱們分了三個組,我覺得,如果能有成果,肯定是我們組。”

陳志剛後面聽著覺得很有道理,頓時就想著被動和戴天慶分在一組也不錯。

趙奕笑著對戴天慶比了個大拇指,“恩,祝你們成功,加油!”

“你們也加油!”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