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看不懂的東西意義重大(第2/4頁)

但是說過的話可收不回去。

有些媒體會做翻舊賬的網絡報道,因為‘翻舊賬’的標題很吸引人,看過的網友點擊的可能性很高。

於是有報道就出來了。

比如,《金寧大學馮教授:趙奕只是個高中生!》

文章的內容就是說,金寧大學的馮教授接受采訪時說,趙奕就只是個高中生,不具備專業的高深數學知識,或許可以期待他未來取得成就,但現在他需要的是對數學進行系統性學習。

下面跟上一句話,“趙奕在四大頂級權威期刊《數學新進展》,發表最新的數學研究論文。”

還有——

《李益來教授:趙奕不可能再取得數學方面的成就》

和上面的內容差不多,都是幫大家回憶一下,李益來接受采訪說過什麽,最後跟上趙奕在頂級期刊發表了論文。

這篇報道還順帶提到:“到目前為止,李益來還沒有在四大頂級期刊,乃至於世界排名前十的數學期刊上,發表過任何一篇論文,而趙奕已經發表了兩篇。”

類似的打臉報道確實很吸引人。

許多網絡媒體都發現,類似的報道會得到大量的點擊、評論以後,好多媒體立刻跟風的做報道,就連《腦力大爆炸》節目嘉賓的‘不是天才’李霖,曾經做出的點評都被媒體翻找出來。

實際上,李霖真是有點冤。

自從上次給趙奕做了點評以後,他就多了個‘不是天才’的‘網絡愛稱’,連節目上說話的分量都小了,因為了解的網友都不買賬,他們覺得李霖沒什麽眼光,竟然說趙奕不是數學天才。

現在網絡上真正的數學界人士,也包括和趙奕有矛盾的李益來,都沒有肯定的說趙奕‘不是數學天才’,最多就像是李益來說‘很難取得數學方面的成就’,李霖就更不可能這麽說了。

李霖是個公眾人物,也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說的是,“大家都在說他,但我不想說他”,隨機苦笑一聲打趣道,“我已經‘不是天才’了。”

媒體可不在乎李霖現在說什麽,只在乎之前說過什麽。

李霖也被加入到批判中,報道標題直接就是——《李霖博士:趙奕不是數學天才》。

李霖的知名度比較高,吸引到的新聞點擊就更是多,金寧大學的馮教授和李益來兩人的報道,加在一起都比不上李霖的十分之一。

大量的報道。

大量的贊揚。

大量的批評……

網絡輿論的反轉變得更有意思,熱度持續了一整天時間,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想起了一件事。

“趙奕發表了什麽論文?”

“是幹什麽的?”

“為什麽會被權威的《數學新進展》發表?”

然後,熱度就下去了,因為普通人不關心了,原因很直接——

看不懂。

……

十三中。

精英A班教室。

學生們私下裏也網上有關趙奕的話題,網絡上趙奕發表論文的熱度快要下去了,但事情的主角趙奕就在他們身邊,他們自然就非常好奇了。

趙琳琳就感興趣的問道,“趙奕,你寫的那個什麽波形圖,到底說的是什麽?”

“聽名字都很復雜……”

另一側的胡天艷眼神也瞄了過來,仿佛在詮釋怎麽當一個安靜的聽眾。

林曉晴支起耳朵。

身後王建推了趙奕一下,“對,說說,我昨天回家也看新聞了,看後綴好像和什麽數學猜想有關?難道你又破解了個數學猜想?”

“真的假的?”

“不是吧?”

“網上好像沒說啊,趙奕,到底怎麽回事,跟我們說說。”

好幾個同學都圍了過來。

趙奕左右掃了一眼,用力按了按腦門,猶豫了下還是說道,“好吧,我就解釋一下,無規律三維震顫波形圖,其實就是一種圖形,就好像y=x的平面解析是一條直線。”

“哦~~”

一群人來了精神,他們都聽懂了。

趙奕繼續道,“我塑造了一個函數,函數的解析圖像叫做三維震顫波形圖,這個圖像是沒有規律的,主要是因為素數。”

“要理解我的函數,首先要明白黎曼猜想,黎曼,大家都知道吧?”

一群人點頭、搖頭。

趙奕沒理會大家的反應,直接繼續說道,“黎曼的一篇論文裏,提到了一種猜想,他根據歐拉恒等式把其中的變量S,取值……”

“這就是黎曼函數,在特定的情況下,所有……”

“而三維震顫波形圖就是對黎曼猜想的拓展,是根據取值來推斷的函數,我把它叫做函數塑造……”

“所以……”

趙奕是真的在認真講解,而且是盡量簡化的講解,但只講解了五分鐘左右,周圍的人就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