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責任

謝歡的事情告了一段落, 明月整個人都松懈許多,得以把給謝瑯玉做的衣裳繼續做起來。

謝瑯玉這幾日著實很忙,打那日早晨出了門, 便一直住在衙門裏,明月想著什麽時候去給他送一次午膳,到底沒有實施。

天越來越熱了, 明月身上的衣裳越穿越清涼, 同幾個妹妹一齊,又做了京城時興的款式。

趙全福幾人則做了許多小孩的衣裳,都漿洗了好多遍,這才收到箱子裏放著, 等著幾個月後再拿出來曬日頭。

京城這幾日難得消停,明月同幾個妹妹整日窩在院子裏,時不時看看賬本,管管府上采買的事情,倒是也愜意。

轉眼之間,明月便要過生辰了,在這之前, 倒是有一席散夥宴要吃。

明裕來了京城數月, 現下就要跟著明家的船隊回祖籍蘇州備考,以謀幾月後的秋闈。

府上早幾日便預備起來,空了幾個院子出來住,又叫廚房備好了膳食。明裕已經打老師家中回來了,還有幾個祖籍同樣是蘇州, 卻來京城求學的學子, 家境多是一般, 平日裏在書院讀書, 出門在外不容易,現下能幫一把便幫一把,於是都住到謝家來了,以便日後同明裕一道回去蘇州,路上也能有個照應。

這日夜裏,明個明裕便要走了,一大家子便在園子的花廳裏吃席,明裕的同窗學子則在自個院中吃膳。

廳裏擺了張大大的紅木八仙桌,角落裏堆著冰車,丫鬟們輕手輕腳地傳膳,幾人便坐在桌前講閑話,瞧著也熱鬧。

女郎們圍著吃瓜果,還悄悄喝花酒,幾人臉上都紅撲撲的。

廳外是一陣一陣的蟬聲,屋裏的人就邊吃邊講話了。

席間難免要提起謝歡一事,這事在京城實在是火熱,誰家遇見人了都能講上兩句,還提起了顯王府,講那顯王雖然沒插手謝歡一事,但是他家中郎君同謝歡議親的事情也沒兜住,流傳到了民間,那些話本子跟著這個幾經修改,顯王府氣於流言蜚語,最近便也閉門謝客了。

席間幾個夫人都嘩然,又深以為然,講起流言蜚語有多傷人。

謝瑯玉靠在椅背上,他挨著明月坐的,一只手肘擱在明月的扶手上,聽見吳氏講顯王因著這個要將自個兒子送到京兆尹去,審問審問清白。

謝瑯玉捏了捏手裏的筷子,沒忍住笑了一聲。

明月聞聲看向他,不由道:“怎麽了?”

謝瑯玉這幾日忙得住在衙門裏,今個還是頭一回歸家,先前戶部官員失蹤一案,到了如今也沒個結果,那官員想來是兇多吉少,且不外乎是太子同顯王掰腕子掰出來的炮灰,但是這事情還沒結案,謝瑯玉做做樣子也得繼續查,私下裏卻忙旁的事情,因而比往常還忙碌。

謝瑯玉搖了搖頭,輕聲道:“沒事,覺得很有意思。”

一件事情傳得人多了,就什麽版本都有了,真真假假地混在一起。

明月也覺著太誇張了,顯王那樣一個人物,能因著旁人講了他兩句便閉門謝客嗎?比起女郎都不如了。

邊上都是人,明月拿扇子擋了擋嘴,忍不住問,“顯王真是因為這個,這才氣得不出門?”

顯王能在京城賴這麽多年,別的不提,不要臉是一定的,基本不會因為旁人幾句閑話就什麽都不管不顧了。

謝瑯玉一條手臂搭在明月的椅背上,想了想才解釋道:“可能有一部分的原因,說不準……也可能是因為玉門關的事情。”

京城前些日子派了一批年輕的將領押送糧草去了玉門關,事情雖暫時了了,但朝中依然有不滿的聲音。

顯王按照以往祖制,早該帶著人回自個的封地了,偏偏賴了這麽些年,奈何當今聖上當年就是這麽上位的,他們無話可說,偏偏到了這種關鍵的時刻,玉門關缺兵缺糧,顯王又裝聾作啞起來,不怪那些言官找了這個錯處,立刻便把他罵的擡不起頭來。

且皇帝已經連著幾日沒有上朝了,胡太醫往來宮中的頻率越發頻繁,有時候還故意掩人耳目拿了旁的太醫的名牌,叫不少有心人都看在眼裏。顯王向來關注龍體的安康,這下怕是想關起門來悶聲發大財。

席上已經開始吃膳了,明月也聽懂了,她拿著筷子吃了口小菜,不由道:“應該就是的……”

明月還要講話,大謝氏倒是提起了太子妃來,她拿著筷子道:“太子妃怕是要從山上回來了,外邊不太平,宮裏不放心她一個人待在行宮裏……”

謝知也曉得這個事情,同大謝氏講起前朝一些動態來。

太子在宮中安分了數月,現下又開始小動作不斷,他身子不好,每年盛夏和寒冬的時候都要大病一場,今年也不意外,太醫直接住在了東宮,因著這個宮中對他一些僭越之事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並不想妨礙他的心情,只盼著他好好將養身體,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太子妃離生產不遠了,宮裏宮外都緊緊地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