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提親

京城裏, 第二日早朝,謝瑯玉拿著笏板,穿著朝服, 靜立在百官之中。

卯時,陛下講了幾件朝廷裏的事情,新的一年, 調整各地的稅收, 去年有遭了災的,要單獨派人去查看情況,這樣的瑣事,也值得幾波人權衡利弊, 爭來爭去,半天也下不了決定……稅收的事情講完了,朝堂上安靜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有個大臣站出來稟了玉門關的戰報。

玉門關如今有三萬大軍,上個月同異族在關口大戰慘勝,死傷過千人,大幹損失慘重。上個月, 陛下只要露面就沒個好臉色, 現下又聽人提起,不由皺眉。

這名大臣是鄒太師的學生,如今的戶部左侍郎何連。何連慷慨激昂地講了前方的戰報,又指出戶部去年為玉門關開銷銀錢過了百萬兩,接著大聲道:“陛下!臣懇請謝太師陳情!國庫年年空虛!陛下同後宮皆不事奢靡, 一個玉門關吞了百萬兩白銀!廢錢事小!卻屢戰屢敗!謝太師今個如何也要給陛下一個交代!給戶部一個交代!給百姓們一個交代!”

這話一出, 朝堂上頓時議論開了, 不少人都悄悄看向謝瑯玉。

玉門關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的主帥是謝瑯玉的舅舅謝知,也就是謝太師的學生,無可辯駁的謝氏黨人。

謝知站在文官的最前方,穿著官服,衣擺上的仙鶴動都沒動一下。陛下皺著眉不講話,謝知也不主動站出來,身後的謝氏黨人也穩穩地站著。

陛下坐在高堂上,看著底下議論紛紛,他的面容叫冕旒蓋住了,看不清神色。

底下的朝臣還在吵,大致分成了兩撥人,一邊要撤了主帥追責,連帶問責謝太師,這是顯王的人。一邊主張不撤,邊關戰事瞬息萬變,輕易換不得主帥,出了岔子誰擔責?這是太子的人。

兩撥人吵得不可開交,謝氏一黨的人幾乎都保持了沉默,靜觀其變。

邊關的戰報十二月就傳回了京城,太子同顯王的人一直隱忍不發,今個像是攢著來了出大的,直指謝氏一黨。

沒一會,又有個人站出來,揭發謝瑯玉在蘇州有買賣名冊,縱容親眷行兇,包庇黨人行賄之事。請陛下徹查。

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

謝瑯玉擡頭掃了一眼,講話的這人是顯王姻親,太子老師周閣老的學生,身份敏感,往日裏很少講話的。

偏偏他這樣的身份,講起話來就十分有可信度了。

一旁的魏進舉著笏板就要回話,謝瑯玉微微擡手擋了一下,魏進連忙便不動了。

陛下還沒表態,底下的人已經忍不住了,尤其是太子黨人,像是要沿著一條線揪出更多的東西,接二連三地出來陳情。

太子妃的叔父溫閣老,如今年過七十,顫顫巍巍地走到了禦階下,舉著笏板道:“臣有本啟奏!臣懷疑謝氏有不臣之心!請陛下免去謝氏族人在朝中的職務!徹查此事!”

陛下看了看溫閣老,又看了看謝知,道:“謝太師,你怎麽看?”

謝知這才出列,他是個高挑瘦削的中年男人,穿著官服,面容清雋,神色肅穆,道:“還請溫閣老仔細講話。”

溫閣老一甩袖袍,往邊上走了兩步,仿佛不屑與謝知為伍,揚聲道:“臣有三點可表!一則,大筆軍餉不知去向!謝太師有養兵蓄力的嫌疑!邊關苦寒是一回事,但軍餉……二則,借著鹽務一事拉攏官員!行收賄賂!買賣……三則,借姻親結黨營私!在朝堂上公然拉攏……這般裏應外合!其心可誅啊!”

謝知還沒講話,溫閣老這三點罪名一出來,底下一人一張嘴吵成了一鍋粥。

謝知面無表情,等這些人吵過一茬了,才舉著笏板,緩緩道:“陛下,臣一身清白,幹幹凈凈的來,也能幹幹凈凈地走!閣老,您指責臣裏應外合,臣實在擔不得這樣重的名聲!”

皇帝沒講話,神色發沉,謝知接著便道:“軍餉一事還請陛下徹查,此前先免去主帥職務,臣絕無二話,於裏,於謝氏乘風,臣卻不得不求情,請陛下三思,也請溫閣老三思!臣獨有謝瑯玉這一個侄子,在查清蘇州一案之前,還先請陛下革去他的職務!”

謝瑯玉也上前跪下了,舉著笏板道:“臣願請錦衣衛徹查,還臣清白。”

陛下表情平靜,並不講話,謝知接著便道:“獨一樣,謝瑯玉的婚事,臣可以再退,不與趙侯聯姻,但還請陛下體恤臣,”

溫閣老背著手,忽然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果然,謝知下一刻便轉頭看向他,大聲喝道:“閣老!太子妃娘娘馬上就要誕下皇孫!您又是何居心!瞞著滿朝文武!瞞著天下百姓!是在防誰!”

這話一說,朝堂上靜極了。這麽些年,還是頭一次有人把謝家同太子一黨的紛爭擺到明面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