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糾結的始皇帝(第2/3頁)

人族皇者無力同他爭奪天帝之位,可換成人道皇帝那就截然不同了。一旦時機成熟,就算始皇帝沒有野心,人道也會推著他向天庭發起挑戰。

“哼!”

冷喝一聲之後,玉帝忍不住感嘆道:“人道又開始折騰了起來,接下來的三界,怕是又要迎來一場血雨腥風。”

不清楚是咋回事,那就是人道在搞事情。和所有世界的人道都一樣,洪荒世界之中的人道同樣喜歡折騰。

只不過人道的每一次折騰,最後都是以悲劇收場,畢竟天道的優勢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人道能夠撼動的。

說完,玉帝的嘴角居然露出了一絲笑容。不同於剛才的嘲諷,現在他是真的很開心。

一旁的王母翻了翻白眼後說道:“你還能夠笑得出來,人家可是沖著你來的。搞不好下界的那幫小家夥們,已經計劃著怎麽取你的天帝之位而代之。”

“調侃”的意味實在是太濃,實在是難以想象天帝、天後談論的內容,居然是如此的敏感。

想要“取天帝而代之”的人多得去了,可他們的位置依舊是穩穩的,自然有其道理。

同他們相比,大秦皇朝實在是太過弱小。皇朝氣運能夠將始皇帝從一介凡人推成準聖,已經非常的不容易。

外力終歸是外力,在享受修為快速提升的同時,也不勉要為此付出代價。不光是境界不穩,往後想要提升修為,也只能依賴皇朝氣運。

這樣的後遺症,對一眾大能來說是得不償失,可是對起於凡塵的始皇帝而言,根本就不能算麻煩。

真要是讓他按部就班的修煉,慢慢閉關提升修為,始皇帝根本就做不到。這是權力的魅力,一旦擁有上了再想要割舍就難了。

只是大秦皇朝屬於開局即巔峰,想要繼續提升皇朝氣運,又豈是那麽簡單?

擺在始皇帝面前的一共有兩條路:要麽從內部開始想法子;要麽就對外進行擴張。

對內的操作非常簡單,只要將原來的記得利益集團幹掉,將人族的氣運全部整合起來,就足夠令始皇帝更進一步。

看似非常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沒有可行性。人族能夠天地主角,都是各路大能共同投資的結果,現在若是掀翻桌子,那就是將這些投資人推到對立面。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理論上來說,本是沒有錯的,可問題在於“鳥尚未盡,兔子尚有留存”。提前幹掉狩獵工具,那就是在和自己過不去。

除了這些外來戶,人族內部的強者也不會放棄手中的利益。甭管李牧、還是三皇五帝都不可能犧牲自己的利益,以成全始皇帝。

這既是人性,同樣也是現實需要。人族賭不起,不可能為了那微不足道的成功率,就梭哈壓上全族。

運朝之路,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上了船,那就下不來了。

沒有人族聖地的支持,大秦皇朝根本就沒有辦法聚攏全族的氣運。

縱使始皇帝再怎麽不滿,也只能先憋著。否則,惹惱了聖地,換個君主也不是啥新鮮事兒。

在洪荒人族的歷史長河之中,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對內不行,那就只能對外。此刻大秦皇朝身上可沒有大勢,開疆擴土豈能夠那麽容易成功的?

萬一惹怒了洪荒萬族,提前終結了萬族盟約,莫說是一個大秦皇朝,就算有一百個大秦皇朝也不夠人家打的。

正是看清楚了這一切,洞察了大秦皇朝的弱點,玉帝和王母才有心情在這裏開玩笑。

……

鹹陽,皇宮之中。

始皇帝正望著眼前的十二金人發呆。從他的修為突破準聖開始,之前很多不清楚的秘密,現在都不是秘密。

包括眼前的十二金人也不例外。周身濃郁的巫族氣息,豈能瞞過一名準聖的眼睛,哪怕這是一名水貨準聖。

復活十二祖巫?

這分明就是在開玩笑。身份決定立場,作為人族皇者豈能為了巫族犧牲自家的利益!

就算不復活祖巫,僅僅只是當做陣法來實用,始皇帝也要三思而後行。

同巫族捆綁的太緊,可不是一件好事。那幫鐵憨憨在強大的時候得罪的人太多,和他們站在一起就是在給自己拉仇恨。

沉思了一盞茶的功夫之後,始皇帝暗自苦笑。當日他獲得的奇遇,可不僅僅只是運朝建立之法,還有一堆洪荒的基本常識。

知道的越多,就越知道敬畏。猛然之間,始皇帝才意識到自己當初的想法,那是多麽的幼稚。

“橫掃八荒六合”,拿出來當政治口號宣傳,喊喊就行了。若是當了真,那是一準會將自己給坑死。

知道了巫族有意復活十二祖巫的計劃,始皇帝已經不想和這幫鐵憨憨繼續合作下去,怎奈放眼朝堂巫族的烙印實在是太過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