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創造條件上(第2/3頁)

“六哥說得不錯,所以我從來都沒有準備在郡中打開局面。漢川郡這麽大,何處不是我們兄弟的立足之地。

現在叛軍四起,身為郡中校尉出兵平叛,本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待鎮壓叛亂之後,我們就地駐紮清繳叛軍余孽,穩定地方局勢,想來應該很合理吧?

只要占據幾個縣的地盤,解決了軍隊的後勤問題,其實入不入郡中都一樣。

手裏有兵,郡中自然會有我們的一席之地。所以我們接下來的敵人,就是本土世家豪強,至於那些外來的官員,都可能成為盟友。

這也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

派我們進入地方入職,除了鎮壓叛亂、穩定地方局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打壓地方豪強,增加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

恰好漢川郡這些家族,最近幾百年都沒有出過朝中大員,就算是我們手段有些過激,也不會有人幫他們說話。

若是滅了三大家族為首的本土豪強,幫朝廷增加數千萬丁口、稅收出來,就算是拿不到郡守的位置,郡尉或者是郡丞的位置,總會給我們留下一尊。”

世家豪門看似一體,實際上完全是兩個群體。在群體內部,也存在著一條鄙視鏈。

想要成為世家,不光要看自身的實力,同時也要看歷史底蘊,以及在朝中的影響力。

真正意義上能稱頂尖世家的,全天下一共就那麽七家,分別是大周皇室和六大頂尖諸侯。

這六大諸侯之中,還有兩家是皇室分支。某種意義上來說,頂尖世家一共也就五家。

想要加入世家行列,要麽是一方諸侯,要麽得保證五代之內出過三品以上大員,代代皆有子弟在朝中為官。

達不到要求,又保持興盛的家族,那就只能算是豪門。若是翻了臉,那就變成了“豪強”,屬於被打壓的對象。

別問為什麽,真相只有一個上面的既得利益集團,不想看到更多分蛋糕的加入。

當然,皇帝不是這麽想。泰昌帝想打壓地方豪強,主要是為了增強中央政府的權威,提高國家財政收入,順便讓下面的庶民喘一口氣,不要天天造反。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漢川郡最大的利益,都在這些本土豪強手中。郡中官僚分到的只是一個零頭,就算是打趴下了也多少利益。

最關鍵的是李牧想要的修煉資源,大部分都被這些家夥給壟斷了。除了朝廷直接管理的幾條礦脈外,剩下的能量石礦,全在這三大家族手中。

後知後覺的熊孩子大驚失色道:“漢川郡的叛軍都還不成氣候,沒有攻伐郡縣的實力。十三弟,你這是準備幫叛軍拿下縣府?”

大周的土地已經兼並一空,全都在這些本土世家豪門手中。想要建立根基,必須要將土地從豪門手中奪過來。

作為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自然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揭開土地兼並的蓋子,唯有借助的叛軍手。

反正為了逃稅,這些家族隱匿的土地,都沒有在官府登記在冊,完全可以假裝不知道直接打為無主之地。

這官司根本就沒有辦法拿到明面上來打。誰敢出來叫囂土地是自己的,藏匿土地、偷逃賦稅、勞役等一系列的罪名就做實了。

後果也不算太嚴重,按照大周律令:

偷逃賦稅、勞役者仗八十,不光要補交稅款、履行勞役外,還有處以十倍罰款。

反正沒有具體時間,那就可以按最長時間計算。大周帝國都建立了九千多年了,誰要是抗得住就來。

藏匿土地更加嚴重,不光土地要全部沒收,一旦超過三千畝,更是抄家滅門的大罪。

真要有人敢鬧到明面上來,李牧絕對不介意順水推舟,做一回滅門府尹。

瞪了熊孩子一眼,李牧厲聲訓斥道:“七哥,你在胡說八道些什麽!我們什麽時候和叛軍有關系了。

不要忘了,我們三人此刻還在趕往漢川的路上。都還沒來得及上任,地方縣府淪陷和我們有什麽關系?

就算是叛軍真的攻克了縣府,那也是郡中官僚屍位素餐。七哥,你平時不學無術也就罷了,現在可不能混淆了概念!”

聽了這個無恥的解釋,李嵩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原本以為自己就夠無恥了,沒有想到同自家的十三弟相比,完全就不在一個層次上。

不管接下來發生了什麽,一句尚未到任,三兄弟就能夠將所有的責任推得一幹二凈。

郡中官僚再怎麽甩鍋,也不可能甩到未履任的官員頭上。就算是那些家夥想要隱瞞不報都不行,他們三兄弟也是可以越級回報的,大不了附上一本彈劾奏章。

發生了這麽大的事情,總得有人負責背鍋。甭管朝廷會怎麽處理,郡中勢力平衡被打破,都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