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寒門09(第2/3頁)

這個動靜又驚動了更前面的學生,不過須臾的功夫,方暇前面就讓開了一條路來。

於是,方暇思緒還沒捋清,就那麽猝不及防地和洪子睦對上了視線。

方暇:“……”

最裏面的洪子睦好像對這個情形也是意外,但也反應很快地施了一個不是很標準的禮節,“見過方夫子。”

而這會兒功夫,這群學生圍著的小圈已經變成了大圈,方暇就那麽和洪子睦在圈中間,不知道怎麽就成了人群中心最靚的那只崽之一。在鬥詩會上被圍在了中間,這個位置還真是怎麽看怎麽危險,但到了這個情況,方暇反而鎮定了下來。

方暇對著洪子睦點了點頭,先聲奪人,“剛才那首詩是你所作?”

洪子睦愣了一下,旋即臉上抑不住地露出了點兒喜色。

上次的對話之後,洪子睦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是十拿九穩,結果他回去以後對方一點音訊都沒有,等再到了課上這夫子的態度又恢復了以往。

洪子睦心中惱怒於這人的不識擡舉,但是卻越發認定了這夫子就是那個所謂的“貴人”。

只是文章也給了,談話也談了,這人卻毫無所動,接下來再做什麽洪子睦心裏還真沒個準,卻沒想到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他這兒還一籌莫展,居然突然遇到了今天的事。

洪子睦恍然自己拿到了通關關鍵點。

——原來是詩啊!

洪子睦盡力克制著臉上的表情,不讓那喜色過於外露,矜持的點了一下頭,“入夏時節、蟬鳴陣陣,學生有感而發、先生見笑了。”

方暇一時半會兒不知道做出什麽表情。

“有感而發”倒是挺正常的,感觸相似甚至相同也沒有什麽,但是這做出來的詩一模一樣,這裏面就有點問題了吧?!

小學生都知道,抄作業不能抄作文!!

再看對方的表情,一片坦坦蕩蕩、反而像方暇才是大驚小怪的那一個。

方暇這會兒是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在這一群人的矚目之下,他最後只能幹澀地道了這麽一句,“這詩不錯。”

就是不知道寫詩的到底是哪一個了。

洪子睦並沒有察覺到剛才那句話中隱含的復雜意思,聽見方暇這麽說還是矜持地點了一下頭,“先生過譽了。”

他雖是這麽謙辭,但是神情中卻不掩自得之意。

洪子睦緊接著又繼續,“學生還有幾句,望先生指點。”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長風翦不斷,還在樹枝間。”

“……”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1]

明朗的聲音在晴空下漾開,隨著風被送到遠處,這其中有有借蟬詠志、有以蟬摹夏、有思念過往,一首有一首的風格,一句有一句含義,可真是出口成章風.流蘊藉陸海潘江……洪子睦剛剛吟到了第二首,人群中就有人喊了一聲“好”,以此為始,場中的氣氛一下子被炒得極熱。

不過熱鬧都是他們的,和方暇無關。方暇這會兒除了沉默還真做不出第二個反應,好在眾人情緒激動間也無暇注意他的反應。方暇心情相當復雜的從人群中退了出來。因為中央的洪子睦已經吸引了全部注意力,方暇的離開倒是沒有遇到什麽阻攔。

等到了僻靜的地方冷靜一下,方暇總算知道先前那股莫名的即視感是怎麽回事兒了。

——文抄公啊,這是!!

再想想楊守澈,這是囂張到都貼臉抄了啊!

這得是多大膽子啊?!

*

洪子睦拿出來的詩詞文章都是有規劃的。

畢竟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未免以後陷入“傷仲永”亦或是“江郎才盡”的地步,在什麽階段拿出多少他都是有計劃的。

只不過那天的氣氛實在被炒得太熱,洪子睦又有心在那位未來的貴人面前顯示一二,竟一下子拿出了二十余首佳篇。

不過洪子睦倒沒怎麽後悔。

好詩就要用到該用的地方,而且詩作又不是文章,只是偶爾顯露一下才華用的,非是必要,大不了日後少作幾次就是了,對外就道是專心做學問。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洪子睦越發從容。

那日鬥詩的熱鬧也很快就傳遍了書院,當天有事錯過了的人自然扼腕嘆息,書院裏也確有不差錢的學生,當即有家裏開書局的同窗願意自費為他出一本詩集。對此洪子睦自是心中得意,但口中還是連連謙詞,最後才“推拒不過”,在一連串的恭維中“勉強”答應下來。

要出詩集還需得不少的準備工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完的,但是那日鬥詩會上所做的二十余首佳篇卻先一步被當日在場的學子抄錄下來,在書院裏傳了個遍。

楊孤鳴因一點私事錯過了那日的詩會,得知了那天的熱鬧自是捶胸頓足、後悔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