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定下(第3/4頁)

幾人說說笑笑一會兒,江春才發現,還未見過三個弟弟嘞,可剛才在門口聽王氏所言,怕是他們仨也來了……也不知跑哪兒去了。

“春娘子莫急,三位小相公讓淳哥兒招待去了,老夫人一早就喚過淳哥兒來,幾個男娃娃倒是有去處。”阿陽看她眼神解釋了一句。

江春對著她感激的笑笑。

眼看著下人擺了飯,幾個孩子才唧唧喳喳著進了門來。

文哥兒長高不少,見了阿嬤身旁的姐姐,一眼看去就知是自家姐姐,但又哪裏有點不太像,以至於也不敢上前去招呼。他身後還跟了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兒,也才三四歲,面色白凈,穿著整潔的小福褂,見了眾人也不怯生,居然曉得大大方方打招呼。

斌哥兒上來叫了聲“大姐姐”,歪著腦袋打量她,倒是武哥兒問了句“你是我大姐姐麽?”

惹得眾人大笑,就是竇元芳也難得的放松緊繃著的唇角,江春樂得捏了捏他肥嘟嘟的臉頰,故意逗他“你猜猜我是不是噻?”

淳哥兒在旁急了,忙站出來道:“這不是大姐姐,是春姑姑,是姑姑!”生怕他們喊錯了一般。

惹得眾人又是大笑,幾個小兒摸不著頭腦,文哥兒忙給他們解釋,為何江春一下是“大姐姐”,一下又是“春姑姑”,屋裏熱鬧極了,就是以前張憲一家幾口在時,也沒這般熱鬧……竇老夫人險些笑出了眼淚,家裏就是要這般多子多孫的興旺才好。

想著眼神就往江春與元芳身上去,見他們不時會有個眼神交匯,元芳話雖不多,但態度溫和,周身氣場亦緩和不少,與先前麗娘在時不可同日而語……看來是遇著對的人了,得趕緊著將他們的事給辦了。

遂,午食後,江春依然趕著回學裏,鄧菊娘親自指著下人將江家人行李搬進早就預備好的院子,怕文哥兒三個小的缺玩伴,又允許淳哥兒不用去先生處,領著幾個將來的“小舅舅”們府內玩耍。

當然,安頓好諸人後,兩家大家長就說到了婚事上,因是避著江春與元芳的,故二人也不知具體細節,只江春夜間與高氏躺一處時,高氏提到幾句。

“這才幾年哩,好似也就個眨眼的功夫,我姑娘就要嫁人了……阿嬤,阿嬤真是好生舍不得哩,以前你小時咱們家裏條件也不好,日日忙著地裏刨食,未曾有時間與你相親相親……現咱們衣食不愁了,但你也到嫁人的年紀了……阿嬤只覺對不住你。”

江春轉過身來對著她,輕聲道:“阿嬤怎這般說?我覺著能投胎到阿嬤阿爹這樣的爹娘跟前,已是極滿足與幸運了……再說了,我也只是成婚,又不是再也見不著了,若是你們也能搬來汴京,咱們一家人就可時常見到哩!”於是就將她的計劃給說了。

她半年前就去京郊一帶瞧過了,中原地區氣候常潤,地平土肥,江家人種了一輩子的地,也無甚生意頭腦,若讓他們繼續與莊稼打交道,也算是不離老本行……遂她著意打聽過,若能租用或者買一個莊子下來,給他們種些瓜果蔬菜,規模大了自是不愁買家的。

以江家人的勤懇能幹,哪裏會愁日子過?

高氏其實也心動,江家這幾年也攢下少說幾百兩的家業來了,就是來東京城內買所小些的宅子,幾妯娌尋些日常漿洗的活計來做,幾兄弟去碼頭打幾日短工,尤其江老大這幾年日日趕著牛車進進出出,尋份車把式的營生來也不愁日子過。

只是,光她想來無用,還得看公婆的主意才行。

“春兒啊,竇家這頭,今日……老夫人說了,彩禮就照著京裏規矩來,絕不會委屈了你,咱們也不圖個甚,只消你們好,你奶也說了,除了當年老夫人贈予你的謝禮那滿匣子首飾,嫁妝就在他們家彩禮的基礎上再搭個二百兩去……你覺著如何?”

二百兩乍聽沒多少,但這也是整個江家家財的好大一部分了,況且江春是孫輩中第一個成家的,後頭沒幾年,江夏、文哥兒也要成家立業,不能將家業在她身上全掏空了……這些道理江春也懂。

況且,王氏唯一的姑娘,江芝的“消失”與竇家密不可分,她老人家能忍下心頭悲憤,將竇家彩禮全數搭與她,換作她自己,也不一定做得到。

她相信江家人品性,也相信鄧菊娘的承諾,自是應了句“但憑爹娘做主”,至於日後彩禮留多少與江家,留多少與爹娘,卻是她自己的主張了。

翌日,也不知高氏與江老大如何商量的,二人又與王氏如何商量,晚間王氏就著意問過江春京郊田產價格,又問了些東京城小本營生的話題,下定主意接下來幾日要親自去看看……江春就知王氏自己也心動了。

直到半個月後,竇江兩家才終於定下,挑了個來年開春後四月初八的吉日,因學裏也無規定成了婚就不能繼續進學了,況且太醫局最後一年的學習以臨診為主,倒也不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