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車前(第2/2頁)

順著原路,剛爬到小山丘頂上,江春就聽到清晰可聞的叫喚聲——“春兒,家來了”。

原來是王氏見她到晚食時辰了還未歸家,在叫她呢。

江春忙扯起嗓子答應——“回來嘞”。

這真是一個“交通全靠走,通訊全靠吼”的時代……

待回到家,原來是大人都回來了,王氏也已做好飯,就等著她了。看到一家老小坐桌前就等著她歸來的情景,江春頗有點眼熱。

親娘高氏接過她的籃子,邊給她打水洗手,邊嘮叨“以後找豬草出門早點,早去早回,害怕就讓你兄弟去給你做伴兒……”對於高氏這種還把她當小兒的關愛方式,三十歲的江春表示還是挺享受的。

奶奶王氏卻道:“明日文哥兒下地跟我們撿豆子去,夏兒跟你姐找豬草,小姑娘家整日不知去哪野,狗鼻子飯不熟不曉得歸家,就是欠收拾!”

江夏只得不情不願地應下了,她相信奶奶是可以做到不給飯吃收拾她的。

待飯後眾人講起家常來,江春出去灶房翻出蛤~蟆菜,打了水來清洗幹凈,又找來一把曬幹菜用的簸箕,將兩種蛤~蟆菜晾開,端回自己剛獲得的獨立屋子裏。

現手裏開始有幾文余錢了,王氏等人想著或許再過些日子可以買上點良田,等有了田,心裏就更踏實了。江春也很贊成,待收完稻谷,有急用錢的人家總能出手幾畝的,但最低預算也得十兩銀子一畝,現在就只缺錢了。

於是,懷揣著對金錢的渴望,江春準備回自己屋睡覺了。

高氏生怕她第一次與大人分房睡會害怕,要去給她做伴兒,江春忙道:“我都快十歲的半大姑娘了,早就不害怕了。”

江老大也不同意:“她早獨個兒睡了,你莫慣實(縱容、遷就之意)個丫頭。”

江春內心獨白:爹老倌,你的內心,我懂的。

翌日,江春自己早早起床,先將蛤~蟆菜端到豬圈頂上晾曬,再去做早食,新的一天又開始忙碌了。

到晚間收回來時,江春發現所有的蛤~蟆菜都脫水脫得差不多了,體積減小了一半,頂多明日再曬一日,就算炮制好可以直接入藥的了。

果然,第二日就簡單多了,江春只清晨和傍晚拿出去,避過日頭最烈的時候,等再收回來已經全幹了,體積又只有前日的一半了。只有些曬不到的邊皮葉子,經過水洗後有點兒軟爛了,看來水洗這個不靠譜,得挖的時候就處理幹凈。

江春拿出兩邊的對比發現,不帶須根的要比帶須根的全株幹燥得徹底多了,但重量也輕了些。思及現今正是初秋,蛤~蟆菜的種子已經結了穗子,自己連根挖的話就把種子和須根都帶走了,等於竭澤而漁……想來想去,還是留下須根,待以後再發新芽的好,可持續采挖嘛。

想到就行動,趁現在路上人不多,江春自己背上奶奶平日背菜用的籃子,以十文錢為餌叫上文哥兒,拿上兩把鐮刀,直奔蛇水彎而去。

——又是日暮西陲,蛇水彎只成片的菜地,沒人家居住,一個小女娃確實會害怕的。

文哥兒平日只跟村裏男娃耍,家家大人早交代過不準往蛇水彎來。他們都知道那裏以前溺死過娃娃,誰去那裏耍要麽會被水鬼抓去“做替身”,要麽就被水蛇吃掉——顯然男娃娃更相信第一種說法。

江春卻無暇多想親兄弟的害怕。到了河邊,一放下背簍,拿出鐮刀就開始教文哥兒挖起來:先揪起一叢蛤~蟆菜,用鐮刀沿著跟叢土平面,輕輕用力,一剜就起,剜起後甩幹凈泥沙就可以了。

不想,今日的文哥兒尤其話多,一會兒問江春真能給他十文錢嗎,一會兒又問十文錢能不能拿去縣裏給他買本兒打架的小圖書(江春估計是連環畫)。

一說到打架的小圖書,小家夥就停不下來,直叨叨村長家鐵蛋兒有三本呢,可惜都不給他看,以後他也不帶鐵蛋兒掏秧雞蛋了雲雲。林林總總,大半個時辰裏就沒停過,直到二人剜夠滿滿一背簍,離了蛇水彎,江春明顯感覺小家夥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江春恍然大悟,哦,原來你也有害怕的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