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各有不同

“這套自動裝彈系統,和T-72完全不同啊。”

當坐到了坦克內部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四周的布局。

不管是T-72坦克,還是己方國內的85坦克,甚至是三代坦克,用的都是同樣的自動裝彈機,橫著上下兩圈,一個是彈頭,一個是發射藥包,自動裝彈的時候,推彈杆推兩次,彈頭和發射藥包就塞進去了。

但是,T-80坦克的自動裝彈機是不同的,它的發射藥包是豎著放置的,彈頭則呈九十度,放置在最下面,構成了獨特的布局。

當年蘇聯人把坦克炮的口徑提升到125毫米,在這種時候,注定無法再使用裝填手了,而且,由於對T-64寄予厚望,所以,他們要求的射速很高,這種自動裝彈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由莫洛佐夫設計局設計出來的。

它采用曲柄滑塊機構來完成彈頭和藥筒提升,利用“嚙合推送鏈條”實現彈藥的推送入膛,開火後“殼收集器”抓獲藥筒退殼,在第二發填裝完畢後,“殼收集器”將殼放到第二發的藥筒匣中。

和T-72坦克的橫置的彈藥相比,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只需要一次裝填,就可以把彈頭和發射藥包全部塞進去,推彈杆嗖的一下子,就完成裝填步驟了。

同時,也正是因為如此,造成了自動裝彈機的很多故障,在開始裝備部隊之中,自動裝彈機出現的故障是層出不窮,以至於讓基層的官兵們寧可手動,也不願意用這種雞肋貨。

正是因為知道這種自動裝彈機不可靠,所以卡爾采夫才會換一種方式,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自動裝彈機也在不斷地改進,成熟,到現在為止,也已經算可靠性很高的了。

秦振華在觀看著內部的自動裝彈機,同時也在看著整個炮塔內部的結構。

這種坦克,是有炮塔吊籃的,蘇聯人的這款坦克,設計的很特殊,炮塔安裝於車體之上,炮塔吊籃與炮塔是固連的。安裝在炮塔吊籃上的自動裝彈機彈盤是“掛”在炮塔之上的。由於自動裝彈機需要和火炮保持同向,這樣可以保證選彈機獨立於炮塔旋轉,滿足了選彈的功能要求。

同時,也可以看到下面的發射藥筒和彈頭成“L”型放置,藥筒垂直、彈頭水平放置。這樣,等到操作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推拉機構的作用。那麽,也就意味著裝彈過程的操作是復雜的。

就在秦振華觀察著造型獨特的自動裝彈機的時候,王曉玉也在觀察著火控系統,她來這裏,就是來觀察火控系統的。

坐在這個位置上,最吸引她注意的,自然是那個1G46瞄準具,這個瞄準具的個頭很大,打開預熱之後,可以看到裏面的發著綠光的鏡片,上面有很多的刻度,當坦克開動起來的時候,這個瞄準具內部的景象一動不動,是獨立的雙向穩定的。她試著轉動了一下,瞄準的俯仰範圍,應該是負十五到正二十度,兩邊移動大概是八度左右。

然後,當她從瞄準具上把眼睛挪開的時候,立刻就看到了另一個裝置。

熱成像儀!

誰說蘇聯人的坦克,只有紅外大燈的?蘇聯人當然也是知道夜間作戰的重要性的,他們絕對不僅僅滿足於微光夜視儀,早在七十年代,蘇聯人就已經開發出來了於坦克的原型熱成像系統。

在這輛坦克上,就安裝了代號為Agava-2的熱成像系統,不過,並不是每一輛坦克都能配備上,因為蘇聯的熱成像系統才剛剛起步,生產困難,導致成本過高,所以,只安裝在指揮型的T-80UD坦克上。

它雖然是夜視儀,而且有一個384x288像素的取景器,但是,它並沒有使用目鏡來作為觀察手段,而是在夜視儀上有一個專門的顯示器,同時,這個顯示器的信號,也可以同步地傳輸給車長那裏。

可以想象,熱成像儀已經是未來坦克夜間作戰的必然了,東方大國也要抓緊時間研制啊!現在,三代坦克雖然已經開始試車了,但是,火控系統,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呢。

王曉玉將這個夜視儀調整到最大倍率,雖然叫做夜視儀,但是由於是熱成像方式的,在白天也能夠探測到目標輻射的紅外線,極限地探測了一下,最遠距離大概有兩千五百公裏,基本上和坦克炮的射程是差不多的。

王曉玉在心中感嘆了一句,誰說蘇聯的電子技術差的?人家的火控系統,也是跟隨了西方的潮流的啊!

“車長那邊,有獨立的瞄準具嗎?”給秦振華示意了一下蘇聯人的熱成像儀,王曉玉又問起來了秦振華那邊的情況。

車長有沒有獨立的瞄準裝置,至關重要,這意味著車長能否在發現目標的時候,除了指示給炮長之外,還能夠自己操作直接射擊,快捷性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