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6章 坦克的自重

對於坦克來說,一個相當重要的數據就是自重。

二戰時期,坦克技術大發展,當二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大部分的坦克都是自重不過十噸左右的小坦克,而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已經有了自重188噸的超級巨大的鼠式坦克,還有計劃中的一千噸的陸地巡洋艦,讓人不得不嘆服,戰爭,就是武器的催化劑。

而在當時的時代裏,技術不夠先進,只能是增強某一方面的性能而已,增加自重的方式,大部分都是把防護放在首要地位上的,只要自己的坦克被對方的坦克炮打不穿,那就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這對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是已經成熟了的虎式,虎王這些坦克,使用的是七百多馬力的汽油機,帶動自身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如果要是有一輛坦克不動彈了,至少要用兩輛去拖才行!

自重的增加,需要動力去適應的。

到了二戰結束之後,冷戰開始,東西方的技術路線就不同了,蘇聯的坦克,講究的是小巧,大量生產,方便打一場消耗戰,所以,蘇聯人的坦克,大多數都是三十噸級的,就算是T-72坦克,自重也不過41噸而已,這樣的重量,相比西方,那就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了。

西方標杆的豹-2坦克,自重是55噸,M1坦克,自重是57噸,挑戰者坦克,已經奔著六十噸去了!

西方的坦克自重大,首先是因為車體高大造成的,車體大,那使用的鋼板肯定就得多,為了滿足五大三粗的身材,不得不造那麽大,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裝甲的重量太過驚人。

尤其是英國人發明的喬巴姆裝甲,那可是陶瓷!相當的笨重,使用了這種裝甲,挑戰者的自重就嗖嗖地上來了,而早期的M1坦克,用的也是喬巴姆裝甲,這帶來的就是重量的飆升。

重量上來了,發動機性能就得上來,蘇聯的坦克發動機,幾乎沒有超過一千馬力的,西方的呢?一千二百馬力都不富裕,要一千五百馬力才多少夠用的。

美國人為了簡化,甚至直接就用了飛機上的渦輪發動機了。

國內的坦克,自重該有多大?

以前的坦克,都是三十幾噸,122坦克底盤,是具備四十噸的潛力的,但是再上升就不夠了,如果己方真的打算開發三代坦克,那就要瞄準五十噸的戰鬥全重!

“隨著技術的進步,坦克自重的增加是個必然的趨勢。”秦振華向賀老介紹起來:“我們的穿甲技術,發展的很快,那麽,為了讓我們的坦克能夠抗住敵人的穿甲彈,那就需要有更厚實的裝甲防護,就需要有更大的自重,所以,我們以五十噸為標準,可以以後有更高的發展潛力的。”

以後,會不斷地有先進的防護裝甲問世,坦克的自重就會不斷增加,爆炸反應裝甲成功了,想不想掛到坦克外面?掛上了,就會增重!發動機改良了,性能提升了,想不想換?換了自重就會增加!

這就需要新的底盤,現在的四十噸的坦克底盤,已經是一個極限了,必須要有性能更高的坦克底盤才可以。

如果單純地測繪仿制T-72,那就是個四十噸的底子,和己方的122坦克,有多大的區別?根本就沒必要啊!

既然要幹,就得幹一次大的!

“發動機方面,我們一千馬力的柴油機已經進行測試了,下一階段的目標是擴展到一千二百馬力,最終能夠擴充到一千五百馬力,這樣的柴油機,也是裝不到122坦克上的,所以,新研制一款底盤的話,必須要考慮到我們的技術的發展。”秦振華說道:“這樣才是對我們有好處的,而且,可以高低搭配。”

122坦克底盤,要硬塞的話,也能塞進去,但是,坦克的屁股就太大了,不協調。

“可是,要是五十噸的話,恐怕我們不能適應南方的水網條件啊,很多橋梁也經受不住。”賀老身邊的一名參謀,忍不住說道。

國內一直搞三十幾噸的坦克,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橋梁的限制,自重太大,很多橋梁過不去,南方的條件,也不是重型坦克能輕松應對的。

“為何要去南方?”秦振華反問道:“我們的五十噸級的坦克,如果要研發,那就是應對北方的威脅的,是要部署到草原上,部署到我們的東北地區,那裏還考慮什麽水網地帶?去南方的話,我們現在的坦克就可以啊。”

別想要一種坦克面面俱到,在得到某些利益的時候,必然也需要放棄某些要求,全能是不存在的。

現在,北方的蘇聯,國內局勢不穩,邊界上沒有大規模沖突爆發的可能性,但是,這絕對不能放松,畢竟前些年的陰影依舊是存在的。

東方大國是一個傳統的陸地強國,放眼望去,最大的威脅,就是在北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