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5頁)

再來,開篇的時候,諸伏景光曾經問過林疋和,他在做什麽。林疋和曾經說過自己是在酒廠組織成員的研究所裏面研究犯罪預測方面的算法。六度空間理論本身就是個數學領域的猜想,之後才有的社會理論。這其實是暗合了林疋和的工作,所以最後得出發起人是林疋和並不奇怪。

預測犯罪需要社會數據,六度空間理論就提供了這個理論基礎,讓林疋和通過信件接觸到無法接觸的被害者與犯罪者。當然我們看到的就只有漫畫呈現給我們的這一些,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栗田優,春森雅香。

花形通,Alina,沖野洋子,藤江明義。

月島凜,上野紗紀美,森澤愛繪,森澤啟。

宮內美惠,河內萊多裏,宮內一家。

諸伏景光,外守一。

自殺傳染性,清醒催眠。

煤氣燈效應。

集體歇斯底裏。

卡涅阿德斯船板。

PTSD,APTD。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但其實這些都暗合著林疋和與警校組他們的行動模式。

我們可以看到林疋和一開始是非常冷淡的,而且可怖的,對事情並不上心,但他卻主動幫助他們,給諸伏景光和降谷零提供線索。最要緊的是,諸伏景光一開始也是清醒的,他質疑過林疋和為什麽要幫自己,當時林疋和說了一句穆勒的話,獲得了諸伏景光的好感。其實,林疋和做的是【清醒催眠】。

煤氣燈效應是典型的心理操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他人產生自我質疑,影響判斷力和感知力。林疋和引導萩原研二去當犯罪側寫師的時候,難道他還能預知以後萩原研二去拆彈的話會死於非命嗎?家人們,我們要是站在上帝視角,就很容易被林疋和的所作所為給誤導。你們覺得,林疋和真的救了萩原研二嗎?不,不是的,他安排萩原研二進警視廳就是為了他日後的行動。想想之後林疋和出現的三次事件裏面,哪一次不需要,或者沒有萩原研二在警視廳的人脈。

接下來的集體歇斯底裏,這其實就是集體潛意識。眾所周知,集體會比個人更容易喪失判斷力,而集體潛意識又高於個人潛意識。在這次事件裏面,我們看到最不容易與人相處的松田陣平都被林疋和拿下了。我們表面上看到林疋和與松田陣平親近,但其實是林疋和先攻略了松田陣平。林疋和用一個電腦裏面的監聽器,就讓松田陣平心心念念,後來在最後一案裏面,那台電腦更引出了松田陣平對林疋和的關心——林疋和說那台電腦是他父親的!松田陣平為什麽要當警察,不也是因為他的父親嗎?回到集體潛意識,當松田陣平被攻略了,警校組整個團體也自然而然地被拔高了好感度。伊達航與降谷零都是與林疋和接觸比較少的,可是這個海島事件結束之後,他們兩個都對林疋和也產生親近感。

卡涅阿德斯船板講的是只有犧牲別人,自己才能爬上船板得救。在漫畫裏面也反復提到了這一點。可是我們看到的都是自我犧牲居多。宮內家最小的男孩陽平的自我犧牲,拯救姐姐;也看到宮內美惠媽媽自我犧牲,也要拉河內下水;宮內輝平殺河內,並沒有告訴任何人這件事;宮內家和律師意識到自家人殺人了,都紛紛跑出來自曝。而犧牲他人的只有河內。可是這如果是一種理念呢?要知道,真酒都是要犧牲別人才能夠活下去的。這已經在暗示林疋和內心的想法了,暗示他是真酒了。

至於諸伏景光的PTSD和外守一的APTD,雖然案件的解決方法沒有和原來的案子一樣,但是@楚醫生也分析了,林疋和自稱外守一死了,然後又引諸伏景光來見外守一,其實是用了混亂催眠。

我這裏套用@楚醫生的話,所謂的「混亂催眠」,就是要打破對方的固有認知和行為來進行催眠的手法。當自己面臨一次又一次被外界環境和信息否定自己的固有想法時,人會進入一種名為思維阻斷的心理狀態,俗稱能量最低點,也就是腦袋一片空白。

一開始他們調查外守一的時候,已經提醒過諸伏景光,外守一是他的仇人。諸伏景光第一次進入思維阻斷,並且很快就開始做心理預設,自發進入想象訓練——如果真的遇到外守一,他要如何處理。這種想象訓練能夠幫助他更快地建立自己的行動模式,確定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並且在想象訓練中,諸伏景光不會忘記場景裏面還有外人——朋友和孩子。想象訓練裏面,這兩個人更貼近於一種符號與警示,對諸伏景光道德方面的喚醒。當想象訓練一定會有瓶頸的,無法控制想象,無法控制思維和情緒時,第二波宣告出現——外守一死了。

諸伏景光做的預設崩塌,想象訓練重新構建,他的思考方向則偏向於如何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思考外守一對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