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5)(第3/3頁)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警察對這個案件重點不清。

從資料整理情況來說,做筆錄的人想要調查這起失蹤案(因為沒有真正見到屍體,還不能完全定性為兇殺案),並且把重點放在了沖野洋子身上,於是警官就把沖野洋子其他未解決的案件信息也放了進來。

現在我不清楚他們是想要我先解決沖野洋子的精神壓力問題呢?

還是先導出沖野洋子目睹兇殺案的記憶呢?

……

我才說完,萩原研二聲音就冒了出來,說道:“原來你已經有想法了嗎?”

“真的嗎?”目暮警官在我開口前,期待地反問道。

“反正我們現在是要去沖野洋子家,我們先接觸了,再來說這件事吧。”我不喜歡還沒有得到證據之前,就信口開河。

我這話一落,目暮警官驚訝地說道:“我有說過,我們是去沖野洋子家嗎?你怎麽知道的?”

“……”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從我知道他要來接我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應該不是去的警局。因為如果是固定的公開場所,而我又是小人物,根本不需要專門來接送。要接送的原因只有是我們會去一個不能在電話上公開的地址。然後在車子上,他又專門給的是沖野洋子的資料,讓我盡快知道前因後果。

這相當於1+1=2,連簡單的推導也不需要。

他這麽一問,讓我不知道該怎麽解釋起。很多時候,有些人會驚訝地問我為什麽會知道,我都覺得很難回答,就像讓我解釋為什麽1+1=2一樣,這是常識,但又絕不是常識,裏面牽扯的數學世界艱深抽象。

我在想著要怎麽用行為心理學開始解釋整個過程的時候,萩原研二直接開口說道:“因為我們和老師很聰明的,他可以發現很多人看不到的點。只是判斷去哪裏而已,對他來說超級簡單的。”

目暮警官非常理解又欣然地接受了這個陳述。

“……”

我雖然感激他的解圍,幫我挽救了無數腦細胞,但是我也覺得有點羞恥。

誇得太誇張了,根本沒這回事。

我突然覺得車悶得厲害,忍不住用資料的扉頁扇了扇。我這個動作也就做了一次,旁邊老神在在的萩原研二的笑聲就響了起來。

“和老師的性子好像比我想象中的還要軟。”

“……”

“誇你,就不要不好意思了。” 萩原研二笑容更盛,“你要是警惕的話,我會忍不住想逗你的。”

萩原研二還有腹黑屬性的嗎?!

我立刻擺出嚴肅的態度,抗拒道:“玩笑就請適可而止吧。”我這人經不起逗,會容易非常不好意思。然而,話剛說完,整輛車頓時鴉雀無聲,連目暮警官原本想要搭話的聲音也停住了。直到抵達沖野洋子家之前,我們車上都安靜如雞。

“……”

我沉默地轉向窗外,心裏面默默地哭泣。

為什麽要這麽安靜?

好尷尬。

我說錯什麽了嗎?

可以讀档重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