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表小姐對照組41(第2/2頁)

“願聞其詳。”

“我等經商,求的是一個利字,有利可圖,方才聞風而動,然我們所取之利,乃是來自老百姓,因此我們身上便多了一重責任。此乃商人所必須擁有的社會責任感。我們的賺錢,不僅是要自己賺錢,也要老百姓賺到錢,我們不僅要讓我們自己以及家人過上富貴的生活,也當幫助老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

林晚笑道:“為官者,為國為民乃是責任。知府大人愛民如子,甚至肥皂工坊的建造,會給老百姓帶來好處,自然是支持的。”

林晚並沒有提如若此事辦得好,指不定知府大人還能得個大功勞,以後升遷也有希望,但紀雲集本就是聰明人,一聽便知曉關鍵所在了。

此前他一直都想不明白林晚到底是怎麽說服知府大人的,他們都猜測是跟將軍府有關,如今聽了林晚一席話,才算是撥開烏雲見青天,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他想起來了,當初打聽回來的消息裏,有提到肥皂工坊頭年要招聘百人為工,三年後要招聘五百人,當時他並不能明白為何會將此事鄭重其事的列明,如今看來,只怕這才是關鍵吧。

如若肥皂工坊所用工人俱都是從鎮子上亦或者下面的村莊招聘而來,那憑著這一份工錢便能養活五百戶人家。

五百戶!

紀雲集倒吸一口冷氣。

要知道最小的鎮子可能也就兩千人左右,也不過就是四五百戶人家而已!

而她一個工坊便能養活一個鎮子,令一個鎮子的老百姓安居樂業,可想而知真做成了,功績有多大。

不對!

紀雲集想,他錯了,如若一個工坊需要五百人,那可想而知其規模有多大,不要說其產量輸出,便是它的原料供應也不會是小數目。

從原料供應到一路運輸,方方面面,能從中獲益的又何止這五百人!

更為重要的是,到老百姓手裏有了錢之後,其余商業便也應運而生,城市自便興盛繁榮。

城市一旦興盛繁榮,便會有四面八方的商旅來往,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口前來討生計,如此人口自也大增,於官員而言,功績自也便有了,升官便是指日可待之事。

紀雲集目光閃爍,心臟忍不住輕輕顫抖。

肥皂工坊有此作用,也無怪乎知府大人會動心,給出了朝廷從無有過的優惠政策來支持他們在木鎮開辦工坊,一旦此事成了,知府大人憑著這功績必定能夠升遷。

那倒過來呢,如若他們想要助族中子弟升遷,除卻打通上面的關系,是否也可以運用此法?

如此想法讓紀雲集都忍不住戰栗起來。

啊啊啊,他好像掌握了甚了不得的東西!

魏衡和林晚對視一眼。

魏衡:瞧瞧你把孩子忽悠成甚樣子了?

林晚:他自己傻,怪我咯?

說真的,紀雲集想到的東西,林晚能沒想到?

後世發展經濟的時候,便常有官員跟商人勾結,商人投資給官員攢功績好升遷,官員給商人開綠燈給好處。

但這一套想要照搬到古代來,其實並不容易。

因為這是一個以農為本的經濟主體。

農業半死不活,商業不夠發達,工業尚未萌芽,你去哪裏找到一個工程項目,能夠一下子提供幾百個甚至上千的工作崗位,拉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難,太難了好嗎?!

所以這的確是一個捧官員的方法,但想要做到並不容易。

畢竟,這可不是開個鋪子那麽簡單的事情。

紀雲集顯然還沒有想明白這一點,魏衡和林晚也不提醒他,終歸回去之後長輩一點,他便也能明白過來了。

紀雲集回過神來,很是不好意思,朝林晚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林晚笑道:“紀大少爺客氣。”

“關於肥皂的獨家代理權的事情,想必墨先生已經轉告墨夫人,不知墨夫人是何想法?”紀雲集定下神來,開始提起今日的正事。

林晚笑道:“紀大少爺可曾用過我們墨家的香皂?”

“自然。”若不是親身用過,肯定其中的商機,紀家怎麽可能會願意拿獨家代理權呢?只紀雲集也道:“想必墨夫人也清楚,您的香皂確實是難得的好物,但它的價格定然不菲,便是在整個西南鋪貨收買,每個月的銷量也有限,是以僅桐城一府的獨家代理費用便要五千兩銀子,確實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