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科舉文婆婆對照組13(第2/2頁)

楊大人跪在高呼:“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得真仙相助,日後我大燕必將萬古長存。”

太子一脈見狀也忙跟著楊大人一起跪在山呼。

二皇子和三皇子一脈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

因著三皇子不在,三皇子一派左思右想,這對他們沒有壞處,因此也跟著跪下了。

二皇子心裏恨得不行,可眼下已經容不得他倔強了,只得咬牙和血吞,一撩衣擺也跟著跪了下來。

“兒臣恭喜父皇,喜得真仙,萬古長存。”

二皇子一跪下,他的那些追隨者也都紛紛跟著跪下,齊齊恭賀皇帝。

如此下面便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再無人站著了。

太子滿意的收回目光,轉身也朝皇帝跪下:“兒臣恭喜父皇得真仙相助,萬古長存。兒臣以為,玄清仙姑既為真仙,道法精妙,法力高深,理應封為國師,庇佑我大燕子民。”

老皇帝本來就志得意滿,聞言更覺得太子提議簡直是妙極。

玄清仙姑身為真仙,身上豈能毫無爵位?

但普通尋常的爵位又如何能配得上仙姑的高貴?

唯有國師一職,跟仙姑簡直是量身訂造!

更何況,他昨天晚上詢問過禦林軍統領,得知仙姑並不喜入宮,如果他強留仙姑在宮中,仙姑一定會生氣的,但如果仙姑不留在宮中,他又如何跟仙姑請教呢?

如今仙姑成了國師,在國師府還沒有建成之前,他完全可以留仙姑先住在宮中,這樣他就可以日日向仙姑請教了,等到國師府建成,就在皇城內,他出宮前往國師府請教仙姑也要比仙姑住在那甚白雲庵要容易得多了。

嗯,對,國師府選址一定要離皇宮最近,方便他隨時上門拜訪才行。

老皇帝越想越覺得這主意簡直是太妙了,他贊許的看了太子一眼,果然不愧喝了靈符的人,這腦子也開竅了,看著也順眼,終於討人喜歡了。

“來人,擬旨。”老皇帝宣道:“玄清仙姑來自海外仙山,承天地之精華而生,受日月之洗禮而悟,……,今奉為國師,受萬民之景仰,以佑我大燕萬世長存。”

後宮中,太子親自過來頒旨,林晚負手聽完,拒不接聖旨:“玄清此行乃是遊歷人間,感悟眾生,以求精進,不日便離去,豈可貪戀凡間榮華?此舉不妥。還望太子代玄清轉告陛下,好意玄清心領,只這國師一職,玄清萬萬不能接受。”

林晚這番拒絕並不出太子的意料。

便他是玄清仙姑,此時他也不會就這麽受了這國師一職的。

因為人心便是如此,太過容易得到的東西,便不會珍惜。

哪怕玄清仙姑是真仙,露了神仙手段,若她太容易答應皇帝的要求,那她在皇帝眼裏便也不過如此而已了。

因此太子聞言忙苦勸:“仙姑何出此言?父皇奉仙姑為國師,絕無故意阻礙仙姑修行之意,只仙姑乃是應上天旨意而來,若是我等怠慢,豈不等同於對天父有所不滿?此我等萬萬不敢。因此萬請仙姑留下,給我等一個侍奉仙姑的機會。”

太子勸,皇後勸,林晚始終不應,還要離宮回白雲庵,皇帝最終坐不住了,親自過來再三求懇,林晚這才應下。

林晚嘆息一聲:“陛下心誠若此,若是玄清依舊決然離去,未免太過無情。罷了,即是如此,玄清且暫留下,只陛下當更勤政愛民,不可有半分懈怠,如若因玄清勞民傷財,苦及百姓,損及功德,玄清是萬萬不允的。”

林晚越是這般說,老皇帝越是對她信服。

“仙姑所言極是。”老皇帝恭恭敬敬道:“朕謹遵仙姑法旨。”

林晚這才點頭。

老皇帝又道:“仙姑,國師府尚未建成,在此之前,不若便住在宮中,讓朕侍奉仙姑?”

林晚搖頭:“不可。陛下乃是天子,有天子職責,豈可因私廢公?再者這後宮乃是凡俗汙濁之地,玄清稍微停留尚罷,若是長期逗留,於玄清修行無益,玄清還回白雲庵罷。”

皇後聞言忙道:“不若便由本宮替陛下隨仙姑前往白雲庵,侍奉左右?”

林晚回頭看了皇後一眼,點頭:“皇後與我道有緣,若是肯放下俗世繁華,倒也可到我門下做個記名弟子。”

皇後聞言高興的說:“若能拜得仙姑為師,乃本宮之幸。”

皇後恭敬行拜師禮:“敏華拜見仙師。”

林晚受了她的禮,沉吟道:“皇後身在俗世繁華,若要修道,當以澄心定意為要,如此,我便為你賜名澄心吧。”

作者有話說:

林晚:一不小心做了國師,還收了個皇後做記名弟子。

老皇帝:可惡!為什麽皇後總是跟朕搶仙姑?仙姑看朕啊!

預收新文換了個封面,好喜歡,再求一波預收,順便收收我的作者欄吧,你們都是人美心善的大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