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2頁)

這位大師兄學了廚藝之後,發現自己還是對土地愛得深沉,於是果斷的投身於了種地事業中。

因為這段有些“相似”的經歷,師承顏對這位大師兄還是十分好奇的。

正說著話呢,那邊他們的菜也終於上了。

最先被端上來的就是師承顏十分好奇的那個辣拌三絲,光看菜單上面的圖片完全看不出這具體是什麽東西。

但是師承顏猜測他應該不同於師承顏在其他地方吃到過的一些三絲。

端上來的是一個分量不小的大圓碗,裏面鋪著切成細絲的三色食材,然後上面是澆頭,為了菜肴的美觀,這個時候這道菜還是沒有拌開的狀態。

師承顏拿過一雙公筷開始手法嫻熟的拌勻。

雖然碗裏的食材不同於他經常見到的一般涼拌食材,但是涼拌的手法還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拌開的過程中,屬於香辛料的香味很快彌漫在鼻尖,然後是撲鼻而來的酸,最後是一絲淡淡的青草香氣,正如徐高岑所說的那樣,味道確實是有些怪,和師承顏從前的口味差異很大。

拌開的過程中,師承顏也沒忘記觀察裏面的食材和配料,三絲分別是雞絲、嫩筍絲以及豆芽,看著都不稀奇,但是涼拌菜的精髓主要還是在配料上面。

除了常見的幹辣椒和新鮮的小米椒之外,還有之前徐高岑就說過的青花椒、檸檬片、好像還有香茅葉和迷叠香。

當然,還有一小勺燒熱的紅油,並不是特別的多,全部拌開在食材中也不會顯得特別的油膩。

只能說,師承顏的鼻子還是十分靈敏的,基本上在拌開的過程中就把大半的食材都給辨認全了。

接下來另外兩個菜也很快上來了,炒雜菌看著又是完全不同的辣,但是同樣加入了香茅葉等應該是比較當地特色的食材。

最符合師承顏想象的應該就是那道竹蓀釀肉了。

竹蓀這個食材師承顏並不陌生,他在系統獲取的一道菜品中就有竹蓀相關的,很明顯,盤子裏面的這些竹蓀雖然看著不算太大,但是品相都還是很不錯的。

網狀的白色竹蓀被撐開,裏面塞著一些暫時不知道是什麽動物的肉,外面勾著相對比較清淡的芡汁。

當然,最後那道竹蓀釀肉還配了蘸料。也是十分有本地特色的蘸料。

“可以吃飯了,你嘗一下。”徐高岑直接招呼道。

師承顏當然不會客氣,第一筷子夾的就是他好奇心滿滿的辣拌三絲。

這道菜果然不愧是用辣命名的菜,入口的第一感覺就是辣,然後很快“五味”便齊齊的湧上味蕾,最明顯的是檸檬的酸,然後是香茅淡淡的味道,混雜在一起口感確實相對有些怪。

但是對師承顏來說倒不是不能接受,當然,也算不上是非常的美味就是,畢竟和師承顏一貫的飲食習慣有不小的差異。

不過拌料的不習慣並不能掩蓋食材本身處理的十分優秀,細細的三絲將拌料裹得十分的均勻,如果對這個味道能夠接受的人,一定會十分的喜歡。

師承顏倒是還好,嘗了幾筷子之後又轉向了那道炒雜菌。

雖然師承顏對於大部分的食材都能辨認,但是其中完全不包括認蘑菇,因此他完全沒有辦法辨認這道菜裏面都是一些什麽蘑菇,但是這不能掩蓋這些蘑菇本身的鮮嫩。

倒是最後一道竹蓀釀肉,給了師承顏很大的驚喜。

不同於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釀肉,這道菜竹蓀裏面包裹的肉餡居然不是豬肉做成的,而是蝦肉。

這正吃下去味道有點類似於蝦滑,但是應該不是蝦滑,就是普通的蝦肉直接剁出來的肉餡調味而成。

吃起來味道鮮美又嫩滑,而且比前面兩道菜要更加的保留食材本身的鮮美。

師承顏按照之前料理竹蓀的經驗來看,這道菜也確實不是很適合用比較重的調味,這無疑會損失食材本身的鮮美。

當然,外面的芡汁也不是簡簡單單的芡汁,應該是用高湯調制的,和竹蓀本身也是相得益彰。

對於這頓飯,師承顏還是吃的很滿足的,雖然句元這邊的口味並不是很大眾,但是對作為廚師的他來說,也算是增長了“見識”。

第二天一大早,徐高岑就帶著師承顏趕往了大徒弟所在的久平鎮。

那邊還是相對比較偏的,只有很少班次的班車過去,更何況班車也不到那周邊的村子,所以徐高岑開了自己的車帶師承顏過去。

一路上師承顏發現,就算是三月份左右,路邊上還開著不少鮮花。

作者有話說: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待會吃什麽 80瓶;40262528、大魔王 20瓶;啾啾、我的一輩子愛、古玩寶齋 10瓶;徐堯 7瓶;我們的快樂無以名狀 5瓶;是軻不是可、暘颵丶 3瓶;33257918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