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聯合(第2/2頁)

那些縣令到楊恒看得仔細,便笑著說道:“這枚令牌乃是朝廷發給有道真修的,從三百年前朝廷創立到現在,總共發出去了三十二枚。這每一枚令牌的持有者都是一個大派,道長這一枚,乃是第三十三枚。”

楊恒聽了這縣令的解釋,也開始有些吃驚,不過翻過來一想,確實應該是這樣。

在這個世界可沒有佛道不納錢糧的說法,只有有了這個令牌才能夠超脫世俗,不向朝廷納糧納稅,才能夠更好發展門派。

看來這枚令牌更像是一個許可證,有了這枚令牌才能夠開宗立派。

不過這東西對於楊行來說也就是一個擺設,在楊恒的心中發展門派什麽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他只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要得道成仙。

雖然他的分身已經成就了光明菩薩,但是這位光明菩薩,這也不是逍遙自在,而是要受到各種掣肘。

比如說光明菩薩需要龐大的香火願力,而且因為光明菩薩成道的時候發下了大宏願,因此在無盡的未來中,他必須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因此說起來,光明菩薩在無盡的未來中,大部分時間都必須為自己的願望不停的奔波,就是真正的成就佛陀也一直不得安寧。

而楊恒現在所要成就的仙道,卻沒有這麽束縛,因為仙道向來就崇尚逍遙自在。

所以現在楊恒並不想發展什麽門派,他只想自己一個人默默的修煉,不要有人打擾,直到有一天自己能成就仙道。

不過好歹自己就是要默默修煉,也是需要一些錢財的,將來保不住就會再買些田地或者開一些鋪子,這枚令牌也算是給自己減輕了一些經濟負擔。

因此楊恒也就受到了懷中,並且拱手道謝。

到了這時,那個劉縣令便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而那個富商卻站起來,笑著對楊恒說道:“楊道長也不必有什麽顧慮,因為楊道長人單勢孤,所以朝廷暫時也不會派什麽重大的事情給楊道長,不過希望楊道長能夠維持祥符縣的安寧。”

“貧道既然把道觀立在了祥符縣,那麽祥符縣的事情與貧道來說,自然是義不容辭。”

“有道長這句話,那在下就放心了。”

那富商說完之後突然好像又想起了什麽,然後對著楊恒說:“昨天我見到祥符縣上空現出一尊菩薩,不知這菩薩是什麽來歷?”

楊恒聽了這話,也是一陣高興,他正想著怎麽為光明菩薩開拓信仰,現在這個人動問,將來一定會把菩薩的那名聲擴大出去了。

“這位大人有所不知,我雖然是在道門,但是也曾經受過佛門的恩遇,在我危難的時候,這位光明菩薩曾經幾次相助。”

“只是這樣嗎?那這菩薩處在何地,在哪座靈山修行?”

“這確實不知道,我只知道在無盡的虛空中有一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在這個大世界中又有三千小世界,其中一個小世界叫做閻浮提,光明菩薩就在那裏講法。”

楊恒說話的時候,那個富商仍然是手中握著那白色的圓球,不曾有一絲放開。

等到楊恒把光明菩薩的來歷說完之後,把富商偷眼,一看手中的白球,發現手中白球不曾有一絲變化。

到此他就相信楊恒說的是真的,應該是有這麽一位菩薩時時在夢中點化他。

這位富商聽到這裏心中就琢磨開了,現在的皇上雖然崇佛敬道,但是根本上還是喜好佛教。

要不然也不會讓一個佛家人來擔任國師。

既然如此,自己何不把這光明菩薩的事跡記載成冊,送到皇上面前,也許皇上一高興就會給自己加官晉爵。

想到這裏之後,這位富商臉上露出的笑容。

“楊道長,這位菩薩在大周朝的歷代歷史中,都沒有記載,不如你好好與我說一說,我記載成冊傳播出去,也是一番功德。”

對方的話正合楊恒的心意。

接下來楊恒就開始把自己杜撰和想象中的光明菩薩的事跡,再聯系地球位面佛教經典的傳說,一股腦的講給了這位富商。

在楊恒的口中,光明菩薩真身原先是閻浮提世界的一位王子,因為看破紅塵,所以出家修道,經過幾次歷劫,終於成就菩薩真身。

因為身具光明,身光照耀三千大世界,所以成道之時,諸佛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