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2/3頁)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這種在外面的相處方式,簡直跟我和我的那位社牛朋友一模一樣!”

“科普一下,這場考試章書旗不及格,晏河清一直覺得自己要掛科,結果卻得了良,是不是非常具有戲劇性?”

“靠,太特麽真實了。”

“這段情節還是後來章先生自己在回憶錄裏寫的嘎嘎嘎,這些先生爆起自己的短來真是毫不含糊啊,哪像現在的明星,連真實年齡都不敢說,還以為沒人知道反復改幾遍資料。”

而當劇裏演到左向庭在課堂上直接罵章書旗“你復習了個什麽?孽障”的時候,觀眾們看著青年臉上露出那種茫然不可置信的表情,已經徹底笑瘋了。

“章書旗:這醫,我大抵是學不下去了罷。”

“晏河清:巧了,你也是?”

“棄醫從文!我也要向前輩們學習!醫學生震怒.jpg”

還有人把這一幕畫面p成了表情包,一時間,各大高校的醫學生幾乎人手一套,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出圈了。

不過《那些年的他們》畢竟是一部群像劇,主角既不是晏河清也不是章書旗,很快鏡頭就給到了同時期別的人物,觀眾們倒也看得十分津津有味。只不過因為導演選的這位飾演晏河清的年輕演員顏值實在能打,以致於很多顏控的觀眾們還對他心心念念,在彈幕裏詢問這位下一次出場是什麽時候。

在開頭的幾集裏,大家都還在嘻嘻哈哈,很多人都是因為演員和網上鋪天蓋地的自來水安利入坑的,雖然覺得這部劇確實拍的挺有意思,但尚且沒有那麽真情實感。

但隨著劇情的進展,越來越多的人物登場,觀眾們卻發現自己依然能把他們每個人都區分的清清楚楚,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色,雖然信仰不同,理念不同,卻心懷著一個共同的願望——振興華夏。並為之而前赴後繼。

程雅蓉、文春秋、左向庭、晏河清、廖長義……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卻也是最好的時代。雖然人們擡起頭時看不見太陽,卻依然能看到群星閃耀,默默為他們指引著方向。

在下面的評論區裏,有一則評論被人頂上了高贊:

“大家都在感謝先生們為這個國家的付出,只有我在想,他們為當時沉淪在黑暗中的人們指引著方向,可他們自己呢?那種不知前路在何方的迷茫和絕望感,他們到底是怎麽忍受下來的?光是想想就覺得好虐啊。”

而他下面的第一條回復,雖然簡短到只有短短一句話,點贊量卻甚至比樓主還要高上好幾萬:

“因為星星不會迷失在黑夜裏。”

這位ID名為“國足要輸越南臉都不要了”的網友下方,很多人都表示本來看著劇還好,結果一翻評論區看到你這句話頓時淚崩,再擡頭看一眼ID又破涕為笑,建議這位趕緊去找個出版社出書,將來肯定能青史留名。

《那些年的他們》已經播出到了第十六集 ,不少人在彈幕裏表示,他們都是通宵肝一天一口氣追到最新集的。

第十六集 很明顯又是晏河清的主場,開頭演到他被同學拉到白話小說社內,自己給自己寫讀後感的劇情已經笑倒了一片人,觀眾們都覺得這個演員找的太好了,因為他本身在劇外也是位靦腆容易害羞的帥哥,雖然比起歷史上真實的晏河清本人還是要稍微活潑一些,會在記者采訪的時候開一點小玩笑,但是他在劇裏表現出來的模樣,經常會給人一種“晏河清就是這個樣子”的感覺。

再加上晏河清本人的經歷也十分具有傳奇性,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早早出名,所以在還沒掉馬的階段,導演經常隔三差五地拍一拍他的自閉表情。以致於每次這位演員發微博,下面的評論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表情包,弄得他都快要自閉了。

除此之外,劇中讀者那些讓晏河清頭疼無比的花式催更也讓觀眾們看得樂不可支,再加上《那些年的他們》也才播出到十六集,想看接下來劇情的觀眾們也同樣體驗到了抓心撓肺的感覺。因此,這幫人幹脆把劇裏的催更招式又復刻一遍用到了鴨梨視頻和出品方的官微下面,也算是活學活用了。

網上很多up主和營銷號主播見狀,也紛紛跟風湊了個熱鬧。

有些向網友科普那個年代的歷史還有有趣的人物軼事,有些應粉絲要求繪制了晏河清、章書旗等等民國帥哥們的畫像,有些則直接翻出語文書,按照上面選取的教材來講這些文章選取的原因、作者寫作時的歷史背景和想要表達的思想等等等等。

對此,網友們表示:

就連當初上語文課的時候,他們都沒聽得這麽認真過。

不過這股熱潮大家都喜聞樂見,這也是《清晏報》旗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民國文豪合集基本都被銷售一空的最大原因。購買者當中就有很多是制作視頻的創作者,因為現在就連網上的科普博主都開始內卷了,民國文豪也就那幾位,這段時間下來,基本全都給他們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