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含能力傾向介紹】(第3/6頁)

——“預知”和“全知”。這兩個傾向經常被放到一起討論,但實際上,這倆現在在各個組織內的地位可謂天差地別。

“預知”,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窺見未來,此外也有一些人,會表現出“預感”、“隔空測定”之類的能力。

預知的等階越高,可以窺見的內容越多,也越精確。曾有人說,在“預知”提升到了最高的“辰”等級後,不僅可以預知未來,還能隔著時空進行操盤——不過因為某些原因,高階的預知能力者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這話自然也難知其真假。

“全知”,則只針對已經發生的事。

只要是已經發生的事,他們必有辦法窺見其蹤跡,世界也好,時空也好,路上與他們擦肩而過的行人也好,在他們看來,都是一本本亟待翻閱的書——等級越高,他們可以翻閱的內容就越多,所知道的就越多。

這兩種能力傾向,如果光看素質名稱,或個別能力表現的話,也容易被搞混。楊不棄在這方面就很有發言權——

同樣是在剛入行的時候,因為“預言家”這個素質名稱,他被認為是預知傾向。後來因為展示出能辨別真假的能力,又被認為是“全知”傾向。當時認同兩種觀點的人都有,差點打起來,後來還是他自己悄悄努力,設法突破到了預知的“燭”級,驚艷(?)所有人,又有高階全知者出來鑒定,他才被徹底歸為“預知”傾向。

——至於“長夜”和“永晝”,想要辨別這倆,則是非高階全知出手不可。原因很簡單,這兩個能力傾向的外在表現,真的太過相似了。

同樣是與光有關的能力,同樣表現為可以操控光暗,同樣可以對人的情緒施加影響。既能喚起悲傷或強制快樂,也可以讓人安穩入眠,或是精神抖擻一整天。

相似的就宛如同一條河流中分流出來的兩股。

在目前唯一一個輝級全知者出現前,人們一直以為這倆就是一個能力傾向。直到他在升級後對相關能力者重新進行了“閱讀”,才真正確定,這實際是兩個能力傾向,而且是在能力者身上絕不會共存的對立傾向。

這一組傾向也是當前最為神秘的。對應能力者從升入燈等級開始,就容易表現出情緒上的極端性,同樣屬於容易失控的一類,因此也是各個組織的重點關注對象。

——當然,最被關注的,還是“混亂”。

“混亂”是最讓人警覺的能力,也是可憎物中最常出現的傾向。混淆意識、顛覆規則、制造幻覺……更有甚者,可以悄無聲息間妨害人們的認知,扭曲他們所見到的、所相信的一切。

這個傾向也是最為容易失控的。升級容易失控,執行任務也容易失控——畢竟可憎物多為混亂傾向,對同傾向能力者的負面影響更大。而混亂傾向的中高階能力者一旦失控,大概率會引起團隊連鎖失控……

堪稱團滅發動機。

因此各個組織基本都不鼓勵混亂傾向的能力者升級。倒不是歧視,主要是為了當事人與其他人的身心健康。

——與“混亂”相比,“秩序”則恰恰相反。這是目前人類手中最大武器“規則”的力量來源,也是唯一一個所有組織都在加緊培養高階人才的能力傾向。

中高階的“秩序”能力者,可以圈定區域、書寫規則、維持秩序。為人類爭取最大的生存縫隙和反抗空間。

目前針對可憎物的收容,也大多依賴於秩序能力者的力量。他們是能力者與可憎物抗爭的攻堅手,也是托起整個能力者組織內部運轉的基石。

“只是現在能找到的秩序能力者還是太少了。僧多粥少了可以說是。”蘇穗兒呱呱說了一堆,說到自己口幹舌燥,灌下一大杯水,“啊,不過不是說其他能力傾向的就不重要啊。雖然有能力傾向之分,但具體體現在個人身上的技能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傾向也不是判斷一個人實力的唯一標準……”

“我不知道別的組織啊,不過仁心院的話,還是更看重綜合素質的。”

正在喝水的徐徒然:“……”

很好,這個廣告植入,可以說是相當硬了。

而且,綜合素質……?

她想起不久前在十五樓見過的那個瑟瑟發抖的小年輕。那家夥好像就仁心院的嗎?叫啥來著,小張?

徐徒然想了想,禮貌地沒有對蘇穗兒的話提出質疑,而是趁機拋出了另一個自己分外在意的問題。

“你剛才一直說升級升級的……到底是個怎麽升法?‘培養’的意思又是什麽?是說組織會有人幫忙升級嗎?”

“幫忙……可以這麽說吧。”蘇穗兒搔了搔臉頰,“不過我對這個其實不是很了解。”

徐徒然:“?”

“我是自己憑本能升上去的。而且我的能力傾向是‘戰爭’,不好升太高。”蘇穗兒如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