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第2/2頁)

只當他是開玩笑。

“阿蘇,快看我給你帶了什麽?”

謝之縉將籃子放在桌上,笑眯眯地坐在邊上同她說話。

“莫不是來的路上自己還偷吃了一個?”沈蘇沒有放下手中的書,慢條斯理地翻了一頁。

謝之縉下意識看了眼果籃,不由得道:“你怎的知道?”

沈蘇笑著睨了他一眼,才道:“你說話的氣息間都帶著林檎的香氣呢。”

謝之縉恍然,也笑了。

笑罷才同沈蘇說起關於沈伯文的事來。

“當真!”沈蘇一臉驚喜,書也顧不上看了,忙追問起來。

謝之縉看她挺著個大肚子,心裏七上八下的,忙道:“自然是真的,估摸著過兩天,陛下對那些人的懲處就下來了,舅兄應當還有獎賞。”

要問沈蘇在不在意獎賞,那是一定的,自家大哥幹了這麽許多的事,定是辛苦極了,不過她最在乎的卻不是這個,而是:“那大哥他,沒有受傷吧?”

那些人聽著就兇惡,有個千戶,手底下應當還有兵,更是叫人掛心了。

這個謝之縉倒是不知道,謝閣老也不知,奏折上也沒寫這個,但面對馬上就要生了的娘子,該怎麽說話他還是知道的:“應當是沒有的,舅兄是文官,負責後面運籌帷幄就好,親自上前的事,自有方指揮使他們負責。”

“如此便好。”

聽他這樣說,沈蘇才算是勉強放下心來。

結果剛放下心來,她便只覺肚子疼了一下,她皺著眉忍了,不料沒過多久,又縮疼了起來。

謝之縉還在興致勃勃地跟她說自己方才寫的那封信的內容,只見自家娘子面色平靜地把手裏的書合上,放在桌面上,又冷靜地對他說了句:“相公,去叫王嬤嬤他們過來吧,我怕是要生了。”

“王嬤嬤?行。”謝之縉下意識應了一聲,隨即便站起身來,然而步子剛邁出去一步,就滿臉驚慌地轉過身來,甚至有點兒結巴:“快……快生了?”

沈蘇“嗯”了一聲,又點點頭,怕他沒聽清楚,又說了一遍。

謝之縉拔腿就往外跑。

……

沈蘇與謝之縉喜得閨女的消息與朝廷的派來的人是前後腳到的興化府。

沈伯文與周如玉剛才放下心來,又得忙著接待京都來使。

此番來傳旨的是個熟面孔,司禮監少監馮師亮,馮少監,可以算是內廷中頗有地位的一位了,先前沈伯文在經常被召到西苑寫詔令的時候,曾多次見過他,馮師亮見了誰都笑眯眯的,尤其沈伯文還是景德帝看重的人,二人自然說過幾次話。

除了他之外,還有錦衣衛指揮僉事牟遠,足以證明景德帝對這件事的看重程度。

牟遠來到這裏的任務,則是將黃林帶走,由錦衣衛接著查那些流失的銀子的下落,沈伯文將事情報上去,這種大事,尤其是還牽扯到了一位王爺,猶如燙手山芋,自然不是他現在可以插手得了的,景德帝派了錦衣衛來查,反而更合適。

而馮師亮過來,則是帶來了景德帝的旨意。

私銀案人證物證俱在,證據確鑿,先興化府千戶秦鎮就地處斬,不必押往京都,同知黃林交由錦衣衛,入詔獄,知府孔建安玩忽職守,被貶為普寧縣縣令,即刻上任,不得拖延。

普寧縣位於貴州布政司,在如今看來,是實打實的偏遠之地,旨意一下來,孔知府,哦現在應該叫孔縣令了,整個人頓時就萎靡下來了,但又沒有完全陷入絕望。

至少,他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另外對於百姓們,采取了沈伯文後面上的另一道折子上的意見,興化府的銀稅減免六成。

只要這裏還存在銀礦,全部減免是不可能的,這已經是現今最好的結果了。

而最關鍵的,關於對沈伯文的獎賞,卻是包括他本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以至於景德帝擬旨之後,還引起了一些朝臣們的反對,認為獎賞太過。

反對的這些朝臣之中,也不完全都是看不慣沈伯文的,比如褚閣老與蘇學士卻是站在為他好的角度上替他考慮,反對的原因,便是怕他升官太快,揠苗助長,木秀於林,反而成為眾矢之的,對他不好。

然而景德帝堅持如此,沈伯文的功勞又是實打實的,這些人反對無果,也只能接受了。

——原興化府通判沈伯文,升任興化府知府一職。

從正六品直升正四品,這升官的速度,堪稱景德年間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