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第4/4頁)

沈伯文打開帖子瞧了一眼,頷了頷首,道:“我知道了。”

說罷,又擡起頭問道:“除了知府大人,還會有什麽人出席嗎?”

說起這個,呂毅就不困了,搓了搓手,裝作一副思考的樣子,過了會兒才道:“回大人的話,應當還有同知黃大人,負責軍務的王千總,至於興化府下面的四個縣的縣令大人,下官倒是說不好……”

沈伯文大致了解了,便讓他先下去了。

他們幾個又交談了一會兒,唐闊便來到前廳,道午飯已經做好了。

交談自然而然地先停了下來,幾人一道去了後院用飯。

沈伯文入座之後,瞥了一眼今日的菜色,一看便知不是自家人的手藝,應當是興化府本地的菜品,不過賣相看起來倒是都不錯。

不過他此時的心思卻不在飯菜上,還在想著方才魯師爺跟自己說過的話。

用過飯之後,也該午歇了。

來到已經收拾齊整的正房中,沈伯文坐在椅子上,手中捧著一杯涼茶,跟坐在自己下首的長子說起話來。

話題主要還是圍繞著他的學業。

玨哥兒今年已經十二歲了,許是這幾年吃的都不錯,營養跟上去了,這兩年的各自簡直像是竄著在長,已經到沈伯文的胸口了,估摸著明年或者後年,說不定就能到肩膀。

如此看來,已經不是半大孩子,而是個有幾分成熟的少年了。

尤其他的性子本就穩重溫和,像極了沈伯文,而且這三年在京都待著,學識和見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看著眼前的兒子,饒是沈伯文也不由得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名為驕傲的情緒。

其實按照他自己的了解,他認為玨哥兒如今的學識,去參加童子試也不是不行,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再讓他多學兩年,將所學的東西再積累多些,等到兩年後,再放他回廣陵參加童子試。

興化府的縣學他還沒去看過,但來之前,他了解過每次會試之後,來自大周各地的進士名單,其中興化籍的雖然不算很多,但每隔幾次都會出現幾個,據此看來,這邊雖然經濟水平不怎麽發達,教育水平倒是不差。

不過在問過衙門的吏目老何之後,他就發現是自己想多了。

興化府的教育水平與這邊的經濟水平基本持平,至於為什麽會出興化籍的進士,原因則在於位於福州府的紫陽書院,位於福州府的紫陽書院,則有福建第一書院之稱。

福州府是福建布政司較為富庶的府城,興化府比之可以說是差上一大截。

他身為興化府通判,想要將自己的長子送到紫陽書院中讀書,並不算是一件難事,如此看來,自家長子的教育道路倒是又多了一個選擇。

他考慮了片刻,便將這件事也說給玨哥兒聽了。

沈玨聽罷之後,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反應,他只有一個疑問:“父親,福州府與興安府之間,單程要花多長時間?”

自前些日子開始,他對沈伯文的稱呼便從阿爹變成了父親,沒有別的原因,只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再稱呼阿爹有點兒不太成熟。

對他的稱呼問題,沈伯文並沒有什麽意見,聽到他這一問,也沒有感到意外。

想了想,才道:“按照咱們來時的路程,應當要兩天。”

兩天?

好像也能接受。

於是沈玨便點了點頭,道:“父親,兒子願意去紫陽書院讀書。”

“先不著急。”沈伯文笑了笑,才道:“為父這邊還有些事務要處理,等到暫且告一段落之後,再親自帶著你去紫陽書院拜訪,這段時間,你就先跟著閻先生讀書。”

最近最能幫上沈伯文忙的是魯師爺,畢竟關於錢谷那方面的事,還要多請教他,因而作為刑名師爺的閻先生就不免閑了下來,積年的老舉人,教玨哥兒這個少年郎,倒是不成問題的。

沈玨懂事,自然聽懂了其中的意思,點了點頭,道:“兒子明白。”

家中的事自有賢妻安排,沈伯文對周如玉放心得很,並不多加幹涉。

時間很快到了次日傍晚,沈伯文帶著魯師爺與唐闊二人,登上自家的馬車,讓本地車夫老金趕車,駛向知府設宴的地方。

他們到的時候,大門外已經停了好幾輛馬車,沈伯文掀開車簾瞧了一眼,隨即淡淡地收回視線,心道也不知是孔知府的面子,還是也有自己的因素,來赴宴的人,倒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