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2/2頁)

從馬車上下來,沈伯文左右打量了一番這條街。

這便是老師之前說的“三元巷”。

名字倒是寓意極好,三元三元,可不就是連中三元的意思嗎?

只可惜自己怕是沒這個機會了。

眼前宅子的大門,低調樸實,同自家老師在長源縣的宅子看起來並無不同,左右鄰居看起來也是普通人家,東邊兒的鄰居門口,還坐著兩個正在擇菜的婦人,見這家門口來人了,倒是看了個稀奇,其中一個嗓門大點兒,也不認生,大大咧咧地出聲問道:“老鄧啊,怎麽這幾年都沒見過你了,你家的宅子是不是賣出去了,怎麽先前都沒見到有人來看房啊?”

又見到沈伯文和邵哲二人穿的就是一副標準讀書人的模樣,他們身邊的沈杜倒是被她們忽略了。索性放下手裏的菜,跟旁邊的婦人一道走過來看熱鬧,打量了一番他們帶著的書箱和行禮,還探著頭問:“讀書人啊,是不是來參加會試的?”

要不怎麽說皇城底下住著的老百姓,見識都比偏遠地方的鄉紳們強呢,連什麽時候會試都一清二楚。

沈伯文被這麽圍觀,反倒找回了一點在桃花村時的感覺,剛想回答,鄧叔就開了口,滿臉的不高興,“宅子還沒賣呢,這是我們老爺的學生,行了別問了。”

看樣子是極為不喜歡被她們圍著問東問西的了。

說罷就上前敲開門,領著沈伯文他們幾人進去。

沈伯文有點不好意思,只好沖她們歉意的笑了笑,隨後也進了門。

見大門從自己眼前又原模原樣關上了,這倆婦人都氣笑了,先開口的跟另一個說:“這老鄧,好幾年不見了,脾氣怎麽還是這麽臭?”

另一個跟她同仇敵愾,聞言也點頭附和:“就是,也不知道他家老爺怎麽受得了這麽個怪脾氣的老頭的。”

說著話,她們倆又走回去擇菜去了。

擇了一會兒,先開口的那個又說起話來:“不過他今天帶著過來的兩個讀書人,說是他們家老爺的學生的這倆,那模樣長得倒是還都不錯。”

都是已經成過親,孩子都能去娶媳婦兒的婆娘了,自然不像小媳婦兒那麽靦腆,葷的素的都能講,談論起年輕後生的相貌來,也毫無顧忌。

“對,尤其是那個穿天青色直綴的!”說起這個話題來,另一個也來了精神,眼睛一亮,“他還朝咱們笑了呢。”

“真不錯啊,他那個小媳婦兒長得也挺好看的。”

“那倒是,兩個人看起來還挺般配……”

……

穿天青色直綴的自然是沈伯文,不過他也不知道自己此時會被外面那兩個鄰居嬸子議論著。

鄧叔帶他們進了宅子,裏頭開門的是個年紀不大的小廝,看起來倒是長得跟自家老師身邊的朗月有幾分相似,正在他懷疑這兩個會不會是兄弟的時候,鄧叔便同他們介紹起來。

“這是清風,朗月他哥,沒跟著我們去廣陵,你們要是有什麽事兒就找他,他從小在京都長大,到處都熟。”

清風看起來性子挺好,聞言就熱情地同他們打招呼:“鄧叔說的沒錯,這京裏啊,沒有我不知道的地方,二位盡管找我。”

沈杜八面玲瓏慣了,聞言就跟清風寒暄了起來。

鄧叔沒給清風繼續顯擺的機會,說罷便帶著沈伯文與邵哲去了給他們還有沈杜分好的屋子。

進去一看,沈伯文就發現房間的朝向和光線都不錯,屋裏也收拾的幹幹凈凈,該有的都有,但並不如何名貴,很符合自家老師以往的習慣和喜好。

把他們安頓好,鄧叔就準備先走了。

周如玉留在房裏收拾東西,沈杜也留下幫他大堂嫂的忙,沈伯文與邵哲一齊將鄧叔送到門口,目送著他離開,正準備回去,就聽到方才過來看熱鬧的嬸子叫他:“哎這個後生,你等等。”

沈伯文與邵哲對視了一眼,也不知道是在叫誰,但想了想,還是停住步子。

只見這嬸子走過來,登時就塞給他們一人一把擇好的韭菜,毫不見外地道:“嬸子送你們的見面禮,拿好了啊。”

說完就拍拍衣裳走了。

沈伯文和邵哲半晌之後才反應過來,低頭看了眼手裏的韭菜,不由得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