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盟友反目,同室操戈?(第2/3頁)

不知道會有多少小人,會在暗中詆毀他,而且想都不用想,魯茨科伊在背後絕對會推波助瀾的。

不過盧日科夫也投桃報李,把他名字列在了所有人的最前面,把切爾諾梅爾金氣的夠嗆,畢竟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出的錢才是最多的。

這一年多,盧日科夫表現的就像是一部政治機器,他把他那可怕的統治和對莫斯科巨大資源的控制,都用到對莫斯科這座城市的重建上了。

在盧日科夫的王國裏,市場法和土地法的權力都不如他的手中的權力那麽強大。

當盧日科夫下命令時,商人們必須聚精會神地聽,沒有盧日科夫的支持,他們就不能生存。

盧日科夫讓他們明白,如果你不為城市做任何貢獻,你會覺得待在這個城市裏很不舒服,沒有城市的支持,你就不能生存。

不像其他領導人采用好言相勸的方法,盧日科夫更加直截了當地讓俄羅斯的新貴出錢。

控制了《今日報》和《七日》周刊的,大富翁奧戈羅德尼科夫曾這麽描述盧日科夫的方法:“你住在這座城市裏,你在這座市賺錢,就給這座城市交付你應該交的錢。否則,你就別在這裏待。”

當然了,這些金融家、交易商、實業家和飯店老板在捐獻的同時,他們也都得到了回報。

只不過,盧日科夫模式——莫斯科公司——並不是蓋達爾和丘拜斯心中的模式。

蓋達爾他們一直夢想建立一種西方模式的資本主義,這種模式將本著競爭和公開的原則,把生意和國家分開,最終讓市場來決定誰勝誰負。

而盧日科夫所做的,則是由他本人來決定誰勝誰負,將他個人的意志淩駕於莫斯科之上,以他的思路為中心。

有人將盧日科夫的模式,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

所以說,盧日科夫跟葉利欽一系,尤其是蓋達爾和丘拜斯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可調和矛盾。

在蓋達爾和丘拜斯看來,盧日科夫利用權利和個人意志幹涉市場的舉動,其實跟蘇維埃所做的沒什麽兩樣。

如果放任盧日科夫這麽放肆的發展下去,簡直就等於讓蘇維埃復辟,那他們推翻蘇維埃的意義又何在?

只是現在蓋達爾他們正忙著對付魯茨科伊,所以沒空來找盧日科夫的麻煩罷了,他相信丘拜斯他們一旦騰出手來,絕對要跟盧日科夫鬥個你死我活的。

想到這裏,卡丹尼科夫的神情變得有些蕭瑟,這該死的政治,之前還是親密無間的戰友,但一旦轉過身來,就要相互捅刀子。

這是盧日科夫那邊的情況,他的情況則相對好一些,但實際上也好不到那裏去。

如果這次不是蓋達爾下去,而上來的切爾諾梅爾金並不被葉利欽喜歡,他也不可能執掌政府大權。

甚至如果不是他當時靠向葉利欽靠的足夠早,再加上父輩在俄羅斯擁有廣闊的人脈,以及他一直官運亨通,是俄羅斯最年輕的州,加盟國幹部,也有一批擁躉,他大概也早靠邊站了。

說不定混的還不如蘇維埃時期,那個伏爾加汽車廠的廠長呢。

看著自己旁邊這兩位神情逐漸落寞的朋友,或者盟友,方辰表情頓時變得有些怪異,想笑又不能笑。

自己這兩位盟友著實算是命運多舛,盧日科夫中年才突登高位,但因為性格的原因,一直堅持自我,認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不聽從葉利欽的指令,所以後來並不怎麽受葉利欽待見。

不過也算是成也蕭何敗蕭何,正是因為盧日科夫的性格和強項,在盧日科夫統治下的莫斯科,竟然成了俄羅斯經濟發展不多的亮點,以一城之力占據了整個俄羅斯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

莫斯科在其統治下,竟然成了世界上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超越了紐約和倫敦這兩個傳統老牌經濟重鎮。

這才使得即便葉利欽也不得投鼠忌器,甚至擔心盧日科夫跟他競爭總統,畢竟盧日科夫在發展經濟上太有一手了。

在得到盧日科夫不會跟他競爭的保證之後,為了拉攏盧日科夫,葉利欽竟然讓盧日科夫成為了他的競選副手,兩人經常同鏡出現在民眾面前。

至此盧日科夫俄羅斯二號人物的地位算是完全坐實了。

而卡丹尼科夫就更不用說了,成為副總理之後,就被快速的邊緣化了,後來僥幸當上了第一副總理,但因為車臣叛亂事件指揮不力,直接被葉利欽給免去了職位。

其實免職並不可怕,不管是蓋達爾還是丘拜斯,以及切爾諾梅爾金都有被免職的經歷,但人家好賴還有個幾起幾落,而到了卡丹尼科夫這可好,下去之後,就再也浮不起來了,淹死了!

堂堂俄羅斯前第一副總理,居然淪落到跟別列佐夫斯基一起,倒賣汽車,騙取民眾的血汗錢,想想都覺得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