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葉寧嚼著糍粑,“舅舅,明兒買一些芋子、紅豆,還有山藥回來吃。”

“行。”李洪生語氣有些雀躍,“要做啥好吃的?”

“明天是下元節,做一些芋子包、紅豆餅還有山藥小面魚吃。”

李洪生和田淑香愣了下,“下元節?”

葉寧失笑,“農歷十月十五下元節,立冬前後的傳統節日啊,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上元節和中元節還好,這兩節還有一些人過的,但下元節基本上就沒人過了。”

田淑香有些臉紅,“之前我還說要過咱自己的節日,不過洋節,今兒就把咱自己的傳統節日給忘了。”

這倒不怪田淑香,古代時,人們通常會過下元節,到了現在,這個節日已經被很多人遺忘,基本上沒人過這個傳統節日。田淑香和李洪生從前也沒過過下元節,上元節和中元節也不怎麽過的。

下元節吃芋子包,是為了討個好彩頭,因為“下元日吃上芋子包,包金包銀包發財”。吃紅豆餅,紅豆餅紅紅火火,寓意著日子也能紅紅火火。吃山藥小面魚,取年年有余之意,而下元節時秋燥未盡,冬寒剛起,吃山藥可清心降噪,健脾益胃。

翌日仍然陰雨綿綿,田淑香和李洪生站在飯館門口,田淑香掃視街道,低聲嘀咕:“萬聖節街上張燈結彩的,下元節也不見有啥表示……”

李洪生搖搖頭,“現在的人都不過這節日了,走吧,買菜去。”

在菜市場買菜時,有個牽著孩子的女人碰到李洪生和田淑香,忙不叠道:“老板,飯館今天為什麽不開門?”

田淑香側過身,“公告上不是寫了嗎,今天過節,咱飯館過節不開門兒。”

“今天什麽節啊?今天不是什麽節啊。”

田淑先和李洪生對視了一下,田淑香說:“今天是下元節。”

女人茫然,“下元節?還有這節日?”

此時一個賣芋子的攤販老板揚聲道:“下元節可是咱們的傳統節日,跟道教有關系的傳統節日,道教沒落之後,這節日也就沒落了。下元節這一天啊,得祭拜祖先,吃芋子的,買點芋子不?”

女人恍然,她牽著的小孩眨著眼睛,懵懵懂懂道:“下元節嗎?”

賣芋子的老板嘆道:“現在這些小娃娃都不了解咱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唉,教育沒做好啊。”

同一時間,寧冬飯館的食客們也在討論下元節這個節日。

“要不是寧冬飯館今天不營業,我還不知道今天是下元節。”

“下元節?啥節日?”

“被遺忘的傳統節日啊。”

一位老人搖搖頭,“你們這這些年輕人,盡過些什麽情人節聖誕節感恩節這些外國節日,自己的節日倒是忘得一幹二凈。”說著他看了眼寧冬飯館,“飯館也算是給大家科普了咱們的傳統節日了。”

寧冬飯館的食客量很龐大,因為寧冬飯館今天沒營業,所以在這一天,基本上所有食客都被動了解了一下被遺忘的傳統節日,下元節。

廚房裏,葉寧把五花肉切成末,提前泡發好的香菇切成末。因想著家裏人都愛吃冬筍,便又擦了些冬筍絲,隨意剁碎。蝦幹洗凈,蔥姜芹菜切末。

鍋鏟在鍋裏鐺鐺作響,蔥姜逐漸煸出特有的香味來,此時將香菇倒進去,一同煸炒香。

隨後下入肉末,轉大火,火紅的火苗撩著鍋底,化作靈活的火舌舔進鍋裏。火舌將肉末燒成燦金色,肉的焦香翻出鍋底,此時葉寧往鍋裏撒些許醬油。

翻炒幾下,下冬筍,再翻炒幾下,鍋裏加熱水,下蝦幹。

鍋裏煮開時,胡蘿蔔絲煮進去,斷生煮熟,芹菜末加進去。

葉寧挑了些鹽巴撒入鍋內,最後用水澱粉勾芡。晶瑩透亮的水澱粉在鍋裏形成了一張透明的網,網住所有食材,頓時間,所有食材都變得晶瑩剔透起來。

收汁過後,芋子包的餡料便大功告成。

田淑香注視盛出來的餡料,吞了吞口水,“我嘗嘗?”說著用勺子舀了一小勺,送進口中。

五花肉上的肥肉被燒化了,化成了肉油,浸潤了香菇、冬筍、蝦幹和胡蘿蔔絲。餡料一入口,滿滿的肉油焦香侵襲而來,而後便是香菇的鮮滑,冬筍的清脆,胡蘿蔔絲的甜以及蝦幹的鮮美。

田淑香咀嚼著,說:“香!”

葉寧莞爾,“單吃是有些鹹的,要配著包子皮吃才不鹹。”

餡料做好,葉寧取出面團,面團是用芋子和木薯粉揉出來的,葉寧捏捏光滑柔軟的面團,揪出一個三十克左右的小團子,把團子搓成長錐形,漸漸捏薄,再把餡料包進去,緩緩收口,陀螺狀的芋子包成型。

“蒸一些吃,水煎一些吃。”葉寧讓田淑香把芋子包放進蒸屜裏,而她往鍋裏倒油,開始燒油。

油熱,用小火煎芋子包,噗呲噗呲聲裏,芋子包底部緩緩變硬,煎得差不多了,葉寧及時加水,蓋上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