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一章 水族共主(第2/3頁)

可當這近千萬的大軍以恢弘之勢,浩浩蕩蕩的兵臨此地,南海瓜哇,呂宋,安南等地的神明與天位都紛紛趕至,雲聚於慈悲島。還有大量的零散海妖,從南海各地景從而至。

他們不知道玄黃大帝的身份來歷,也不知這位玄黃大帝與大晉汾陽王的關系。

卻知此時南海一地,唯一能夠擊敗鯤鵬,抗衡鯤鵬那支深海大軍的力量就在此地。

為此哪怕臣服於玄黃天庭也願接受。

他們認為能使普濟天妃甘願臣服之人,必定是這方世界最強大的存在。

以至於李軒麾下的大軍,在短短時間內突破一千三百萬。

讓李軒驚喜的是,他發現普濟天妃麾下的水族戰力,明顯強於龍宮部屬。

雖然整體的修為實力相差不遠,也同樣的訓練有素。可它們的精神面貌,戰鬥意志,卻遠不是東海龍宮能比。

中低層將領的素質更明顯強出一截,都精明強幹,吃苦耐勞,遠勝於龍宮麾下的那些世襲將領。

以至於這五日整頓之後,這三百五十萬南海水族軍勢,看起來比扶桑神族還要更嚴整,軍容鼎盛。

讓人吃驚的是南海水族的天位,竟然高達十三人之巨。

此時距離普濟天妃離開凡界的時間已達九百余年,昔日跟隨她征戰南海的舊部,都已全數離開凡界。

這十三人都是之後幾百年陸續成長起來的後起之秀,可謂是人才輩出。

可這些本該桀驁不馴的天位海妖,對於普濟天妃卻是忠心耿耿。

就在他完成初步的整訓之刻,鯤鵬吞海大帝的深海大軍乘著暴風,抵臨到南海慈悲島之南三百裏。

這一天的清晨,慈悲島附近四百裏海域都翻滾不休,足達三百丈高的巨大浪潮向四面排卷。

僅是雙方的前哨在海底之下血腥廝殺,就使整個海底山搖地動。它們流散出的血液,將整個海面都染成了鮮紅色。

李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全軍壓上,一千三百萬海族大軍排成了一個寬達三百五十裏的扇面,往前方推進碾壓。

用兵之道,貴在知己知彼。

李軒知道己方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他麾下部眾勉強算熟知戰陣,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聽從號令。

可如論單體戰力,鯤鵬吞海大帝麾下的八百萬深海水族無疑更強大得多。

他們的優勢,在於列陣而戰,而非是亂戰遊擊。

除此之外,就是他麾下十萬天兵甲士與太虛戰艦了。

這十萬甲士被他安排在整個軍陣的最中央,獨據二十三裏寬的戰線,是整個軍陣最單薄的一點。

緊隨於它們後方的,則是玄黃大帝號與三十六艘雲中戰艦。

一旦決戰開始,這些戰艦隨時都可橫置,形成一片由至少三千門管退式後膛炮組成的火炮陣列。

也就在慈悲島之南戰雲密布之際,兩個身姿儒雅的人影踏空而出,出現在慈悲島的北面。

他們據立雲空,遙目觀望。

其中宋濂往海底凝視了一眼之後,就不禁驚異不已:“好家夥,這十萬甲士的戰線長達二十三裏,陣型如此單薄,他這是有意引誘鯤鵬吞海大帝沖擊他的中軍吧?

是不是太托大了?他就不怕鯤鵬麾下的那些海獸,將他的中軍一舉沖垮?他們手中的槍械雖然威力不俗,可在海底之下,應該是沒法使用才對。”

旁邊的李樂興才剛登臨極天,還沒法穩定住自身氣機,使得他周圍的虛空與雲氣,不斷的變幻扭曲。

“李軒他豈能不知?他在凡界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一身軍功橫絕百代,無人能比,其無敵聲威豈是虛至?”

李樂興搖著頭:“我之前曾去工坊看過,發現他們正在趕制一些特殊的彈藥,專用於水底作戰。李軒想必是有著極大的勝算,才會排列成這樣的陣型。”

他不像是宋濂,這些天一門心思都撲在沖擊極天上。

李樂興還有余力,關注玄黃天庭內部的官制,工坊,軍制等等,甚至是後宮——

“專用於水底作戰的彈藥?”宋濂不禁微一揚眉:“那麽陛下如此排兵布陣,就有些余味了。”

李樂興就點了點頭:“可能有震懾南海之意,你我且看著吧。”

他知道這場南海之戰,對於李軒的意義,遠超過許多人的想象。

這不但意味著李軒將完全獲取海域霸權,也會使玄黃天庭的根基得到真正的穩固。

哪怕日後秦皇元封失效,他的這個後代也可依托兩江五湖四海與諸位帝君抗衡。

那些帝君的力量確能橫掃天空大地,可只要他們拿不出足夠的水師,就無法在水下與李軒對抗。

也就在李樂興與宋濂對話之際,李軒正在慈悲島上,一座氣勢磅礴的法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