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又是菲獎年(第2/2頁)

畢竟從某個角度來說,作為如今科學界全領域大佬,秦元清對於華夏學術界是最為了解的,而且雖然從事教育沒多少年,但是秦元清的徒子徒孫已經是滿華夏,學著秦元清編寫的教材數不勝數。

最終,此次大會,決定了撤銷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之前的初步審查名單中,也是排名前三的,屬於原本的主持者院士去世多年,多年來做不出像樣的成果,只有經費投入卻沒有產出,也讓人看不到希望的。

與此同時,則是增設了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是浙大的,增加了一個數理研究中心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是燕大的,一個是哈工大,一個是哈工程。

第二天,同樣的會議在華科院舉行,相比起工程院是工程技術領域的,華科院是自然科學領域的,更多的是理論方面,這一方面就更加簡單了,因為這一方面一個很重要原因在於學術成果,而學術成果是以論文來體現的。

結果就是,撤銷了二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增設了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三個實驗室分別是高分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空間國家重點實驗室。

“秦教授!”會議剛剛結束,一個熟人就上前和秦元清打招呼了:“什麽時候來浙大,給學生們做個演講!”

“陶教授!”秦元清臉上帶著微笑,來打招呼的正式陶喆軒,其加入浙大沒多久後,就加入了華夏國籍,自然而然也從外籍院士轉為華科院院士。

浙大有著陶喆軒坐鎮,這幾年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數學領域終於超越了燕大,成為全國數學專業排名第二的高校,在國際上也是赫赫有名。

作為涉及數學多個領域的數學大佬,陶喆軒雖然已經50歲,從理論上來說已經過了數學家黃金時期,但是經過歲月的沉澱,他在數學的影響力卻不減反增,這就是數學家的一個很詭異的地方,獲得菲爾茲獎時是做出大成果的,但是並非是影響力最大的時候,而是大概五六十歲的時候,影響力是最大的,可是數學家到了五六十歲,思維已經下降,比不上四十歲以前,反而已經是做不出偉大成果了。

“這幾年怕是不可能了,有去浙大定然做個演講!”秦元清微笑道。

這些年,像這樣的邀請,秦元清經常遇到,但是很遺憾,忙於各種大工程,秦元清基本上已經沒有時間給學生做演講了。

他頭上也就還保留著水木正教授,北航、貴大、哈工大榮譽教授的名頭,但是實際上不管是水木,還是其他三校,秦元清已經多年沒有開講座了,更不要說是開課了。

“今年世界數學家大會選擇在上海舉行,秦教授你可要參加,過去兩次大會缺少你的參加,讓數學家大會都黯淡無光。”陶喆軒道。

秦元清這才記起,今年剛好又是四年一度的菲獎年,哪怕是到了現在,世界數學家大會依舊是數學界最高水平盛典,菲爾茲獎依舊是含金量最高的數學獎項。

他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的世界數學家大會,會選擇在上海舉行。

“看情況吧,到時候有時間就去參加,沒時間也沒辦法參加!”秦元清沉吟了一下,才說道。

目前他的行程都排得很滿,秦元清也不知道數學家大會舉行的時候,自己有沒有時間。

不過從內心而言,秦元清還是很想參加世界數學家大會,聽著那些數學家的報告,往往是一場智慧火花的碰撞,是智慧的一場交流,說不定可以給他帶來靈感。

若非當年發生了空中危機,讓他意識到自己在海外並不安全,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不然的話,秦元清也不會缺席兩屆世界數學家大會。

而這次舉辦地在華夏,還是上海,安全還是有保障的,所以雖然沒有直接給出肯定的答復,但是卻也勾起秦元清內心的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