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各項工作(第2/2頁)

黃副總指揮,之前乃是建設部的一名領導,其乃是從基層開始幹起,參與了核電站的建設,三峽工程的建設,雲霄核電站建設,然後被提拔到部裏擔任工程相關的領導。在成立指揮部,經過一系列的嚴格審查,黃強被調任指揮部副總指揮,負責工程建設方面。

“趙副總指揮,部隊可全部抵達?安保工作是否已經開展了?”秦元清看向了一個身穿軍裝的中年人。

趙副總指揮,是負責基地安保工作的這個師的領導,專門負責相關安保工作,確保基地的安全,以及基地設施建設後,偽裝躲避間諜衛星的偵查、進出人員的篩查等等工作!

可以說,基地的安全,都在趙副總指揮的身上,任重而道遠!

像這麽一個舉國之力的大工程,是萬萬不可能出現任何差池的,一旦基地出現被襲擊,那麽損失將是無比慘重的,遠超一千億人民幣,因為真正的財富不在於設施,不在於錢,而在於精英的科研人員。

整個科研中心,單單院士就會達到一百五十名,可以說一旦出現這種事,華夏的核領域至少要倒退20年甚至是30年!

“總指揮,**師自接到命令後,在規定的一個禮拜內,提前三天抵達指定區域,並構建完善的防禦工事,各個作戰部隊進入一級作戰狀態,可以確保基地的安全,不管是陸還是空,都無法威脅到基地!”趙副總指揮聲音洪亮,充滿著自信:“周邊兄弟部隊,可以在一小時內隨時支援基地。保密科已全部入駐基地,開展保密工作!”

秦元清微微頷首,對於部隊的高效行動能力,秦元清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

可控核聚變項目,重要程度還在三峽工程、環渤海隧道之上,可以說級別非常的高,以便於相關工作暢通無阻,以最快速度進行。

一切以可控核聚變項目作為優先級別!

“根據我們制定的計劃,當工程部分完成後,周邊百裏的交通設施將進行封閉,人員往來、物資補給將通過空中運輸,確保基地的絕對安全!”趙副總指揮補充說道。

“大家都知道我的情況,我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北京,與你們的聯系將通過特殊渠道,基地的工作由你們進行,我不在的時候,由鄧副總指揮代替我管理基地!”秦元清說道,這位鄧副總指揮,來自於核工業集團,屬於行政、技術雙面人才,既當過核工業集團的總工,又當過核工業集團的總經理,這次被調到指揮部,擔任副總指揮,而且是常務副總指揮。

指揮部是高配的,除了秦元清這位總指揮外,還有七位副總指揮,其中一位是常務副總指揮。

再接下來,則是各個方面的主任,包括是行政方面的,技術方面的,確保整個項目的順利推行。

秦元清身兼三個項目總指揮,而反重力規格是最小的,也是涉及人員最少的,三年之內都是屬於教學工作,培養涉及到的各專業的人才。而在這五年內,可控核聚變的規模是最龐大的,不管是投入的資金,還是人力物力,都是最為龐大的。

當然‘雙環太空站’更為龐大,但是‘雙環太空站’有CNSA作為主體,前期的科研工作、宇航員的培訓,主要由CNSA主導,秦元清負責的是制定總體框架、‘雙環太空站’的各項技術指標以及前後順序排列,然後定期檢查,並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

所以,目前來說,可控核聚變是最為龐大的,也是秦元清要投入最多精力的,甚至於他本人還承擔了好幾項的科研任務,包括‘金烏裝置’的設計,包括等離子體的相關運動與約束,確保通過‘金烏裝置’實現可控核聚變長時間、高溫度、穩定的進行。

而這裏面,就有He3原子探針技術,這項技術將決定了可控核聚變的成敗,畢竟沒有He3原子探針技術,那就難以探測氦3原子碰撞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