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偉大的母愛(第2/2頁)

在尋子的過程中,她結識了很多跟她一樣經歷的孩子的父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找到丟失的孩子!為此他們成立了第一家尋找愛子聯合會,信息共享,結伴尋找親人。

可是命運仿佛是跟李靜之開玩笑似的,好幾個孩童的父母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親人的懷抱。可是她偏偏沒有找到自己的嘉嘉!

1999年,帶著對長安的留戀和傷感,李靜之帶著年邁的母親定居天津。她重新找了份工作,因為她知道,自己有了收入,才能繼續尋找自己的兒子嘉嘉。

2007年12月,李靜之去臨安參加了‘寶貝回家’公益組織舉辦的一次萬人尋親大會。之後,她便加入‘寶貝回家’公益組織,成為一名志願者,希望借助網絡幫助更多的孩子回家。

年過50歲的李靜之注冊了微博,她的微博簡介是這樣一段話:為了找回自己的骨肉不能放棄的母親,現在是寶貝回家網站的一名志願者,用我的愛鼓勵更多丟失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些尋家孩子的臨時媽媽。

“愛在你我之間傳遞著,感覺很溫暖,雖然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卻能感受到你們就在我的身邊,有的朋友不忍心看到我的煎熬勸我放棄尋找兒子,我也有時這麽想過,可是我的心卻不容許我這樣做,人活著是要有希望的。你們說呢?但願我的兒子能記憶一點點碎片,就能鋪設一條回家的路!”

2013年她是這麽更新自己的微博的:“25年前走失的孩子,27歲的你是否還記得你的親娘!我還能找你25年,可姥姥今年已經93歲她等不起了!”

秦元清當初慈善行為是限制在教育、兒童醫療方面,可是有一天在微信微博上看到了李靜之的微博,想起了上一世李靜之歷經32年終於找回自己失蹤的兒子,那時候他被感動了。只是這一世,他也不知道李靜之的兒子“嘉嘉”失蹤後的真實名字,在哪裏,他也沒辦法直接幫助李靜之這個可憐的母親找回自己的兒子。

但是秦元清可以資助她,讓李靜之可以不用因為沒有工資收入而無法繼續這條尋子之路,而且借助互聯網,希望能夠幫助李靜之和其他同樣經歷的父母盡快找到自己的兒子。

結果就是,李靜之等人搞出了個“寶貝回家”公益網站,幫助同樣經歷的父母去找回失蹤的孩子,五六年下來,李靜之等志願者幫助上萬個父母找回了自己的孩子,結果李靜之偏偏沒有找到自己的愛子“嘉嘉”。

可能是好人有好報的緣故,今年的時候在人臉識別這塊取得歷史性突破,登錄方式從原先的指紋登錄轉向了人臉識別,然後就是進行資料庫比對,歷經努力終於讓李靜之找到了自己失蹤30年的兒子“嘉嘉”!

“秦院士,謝謝您這幾年對我們的幫助,要是沒有您的話,可能我們一生都無法找到自己的孩子。”李靜之攜帶著自己的兒子“嘉嘉”,親自到秦元清面前向秦元清道謝。

“李女士,是你偉大的母愛,感動所有人,是你的不放棄與堅持,讓你最終得償所願,找到自己失蹤30年的孩子!我祝福你們一家人,今後生活美美滿滿!”秦元清給這一家經歷諸多苦難和波折送上自己的祝福。

正如他所說,他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資助,更重要的還是他們始終堅持和不放棄,不然的話哪怕有先進技術也沒用,因為技術的誕生與應用需要時間。

“嘉嘉,你也要記著,養育之恩大於天,生育之恩大於天!”秦元清拍了拍頭頂上頭發稀疏、與他生父有著六七分像的嘉嘉的肩膀。

有時候很無奈,丟失這麽久,孩子長大成人了,甚至都已經娶妻生子了,除了一部分在後來家庭受到虐待的,可是更多的是養育的父母待孩子都很不錯,給予父愛與母愛,養育著孩子,從感情來說,孩子與養父母是更深的。

比如這位嘉嘉,他養父母也只有他這麽個孩子,對他視為己出,要不然也不會警察找上門的時候,他還不相信自己竟然還有親生父母。

“我會牢牢記得您這句話的,我也相信我能處理好兩方父母!”嘉嘉堅定有力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