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高榮譽(第2/2頁)

要知道,國家最高科技獎,本身從它的獎項名稱就反應出來了,是華夏科技獎的最高榮譽,99.99%的科學家,窮盡一生,也不能獲得這一殊榮。

國家最高科技獎,是帶有終身榮譽性質的,也就是說帶有對你一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評價。也因此,能夠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一來你必須在自己的領域作出傑出貢獻,對於國家作出傑出貢獻,沒有任何的汙點。二來你必須熬資歷,畢竟有資格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不少,你得活得足夠久,活到你能夠獲得。

從國家級科技獎中來看,國家最高科技獎是最為嚴格的,比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八條規定,國家最高科技獎授予兩類科技工作者條件包括,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是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條例》規定,國家最高科技獎每年授予的人數不超過2名。

從歷次的評獎來說,2004年、2016年兩度出現空缺。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一位科學家獲得最高科技獎。

連錢老,也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能獲得,成了一大遺憾。

而現在,卻破例,將最高科技獎頒發給他,使得他成為最高科技獎所有獲獎者中最年輕的,千古無人,估計也後無來者了。而且這一次也創下另外一項紀錄,成為自從有最高科技獎以來,第一次獲獎人數超過三位。

也正是如此,秦元清很清楚,破例將此獎頒發給他,相關部門定然發生激烈的爭吵和討論。畢竟破例將這最高科技獎授予一個年輕人,是需要大勇氣和大魄力的。

從成就來說,秦元清是夠資格的,畢竟作出那麽大的成果,不管是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的,還是說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搞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這兩個條件秦元清可早早就全部滿足。

至於資歷上,他現在雖然還未年滿30歲,但是頭頂著當代最偉大數學家、最偉大物理學家多年了,而且目前也成為水木掌門人,可以說資歷上也沒問題。不然的話,他頭上被掛上各種協會頭銜也不會多達三十幾個。

但是問題是,秦元清還是太年輕了,年輕到太過分了!

所以秦元清就沒有指望過,能在2050年前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

哪怕是到了2050年,他獲得最高科學技術獎也不過才60歲,都算是很年輕了。

看看今年另外兩位獲獎者,哈工大劉院士與陸軍工程大學錢院士,兩個人一個今年83歲,一個今年82歲,全部是超過80歲高齡了。

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秦元清等三人依次上去,由院長帶上代表著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章,接過一本大紅色證書!

雖然獎章並不重,但是秦元清覺得它的含金量超過了菲爾茲獎獎章,超過了諾貝爾獎章,超過了他所獲得了所有獎項的獎章。雖然紅色證書制作成本可能連一百塊錢都不到,但是卻重若千斤!

至於一千萬獎金,對於秦元清而言,象征意義遠超實際意義,但是他覺得這一千萬元獎金,超過了一百億甚至是超過一千億美元。

每一年,秦元清都沒有將自己獲得的國家級技術獎的獎金捐掉,因為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做個榜樣,免得別人以此來攻擊其他獲得者。他覺得這些獎金,國家也是希望科學家們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被道德綁架,只能捐掉。

至於其他獎項,則是在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發後,正式頒發,每一個獲獎者都一臉喜意,因為這代表著可能是他們這輩子獲得的最高獎項。

畢竟,不是每個科研人類都像秦元清那麽變態,獲得大獎就跟喝白開水一樣容易。

對於絕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能夠獲得國家級大獎,都是需要努力的同時,還得有足夠的運氣!

而今年的水木大學,也是豐收的一年,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二等獎,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水木大學都沒有任何缺席,展現了如今水木大學在華夏科研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