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追尋意義(第2/2頁)

因為沙河校區的建成,研究生、博士生以及相應研究機構基本上都搬到沙河校區,所以清華園顯得空曠,可以招收更多的本科生,也因此今年水木的本科生總共招聘了5500名,這還是有個別專業正式取消,教師的編制合並到燕大那邊的,不然的話絕對突破6000名。

不過加上特招生、以及海外留學生,水木的本科生達到了創紀錄的6500名之多。

這些年,水木不斷減少自招人數以及領軍計劃的人數,更多的是以高考為準。畢竟自招、領軍計劃,這裏面的操作空間還是比較大的,相當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去地方的招生老師的喜好,無形中也會助長某些人的膽子。

秦元清也接受了央視的記者采訪,中規中矩地回答了幾個問題,隨後記者提到一個問題說道:“秦校長,根據目前統計資料,今年水木本科錄取,在北京錄取人數達到320人,創下有史以來最高,超越各個省份,網絡上對此議論紛紛,請問關於此您是怎麽看的。”

“我想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什麽問題。我們水木是在北京,一直受到北京方面的大力支持,所以招生方面也會有所傾斜北京,這是回饋北京方面對我們水木一直以來的支持。這一點,從水木歷年在北京的錄取人數往往都比較大可以看出來。而且實際上不僅僅我們水木,燕大、人大、北航等學校無不如此!”秦元清微笑地說道。

“我舉個例子,水木的新校區沙河校區,北京市方面共劃撥了1.5萬畝土地,土地價格按照市場上價值計算超過了1500億人民幣,若是按照居住用地的話,更是超過了4000億人民幣。”秦元清用實際數據來說明:“我們建設了沙河校區,北京方面也投入了數百億元完善了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交通、通氣、通電、通信等等。也因此,我們水木很感激北京方面所做的貢獻,以及對水木的大力支持,今年特加大了在北京的招生人數。”

其實秦元清覺得這從來就不是問題,因為這在各大高校都是一樣的道理,在本省招的人數多,外省招的人數要少得多,就是因為高校本身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自然而然對於本省也會有傾斜。

不然的話,中原省的學生也不會那麽慘,考的分數在其他省可以上985學校,結果自己只能上個普通一本大學。

新聞報道出來後,關於秦元清的話,大家也議論紛紛。

“我靠~~水木是國家的,不是北京的,應該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要知道水木的辦學經費超過200億元,那是全國人民納稅人的錢。”

“樓上注意言辭,水木辦學經費是超過200億元,但是並不意味著這200億元都是來自國家撥款,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水木自身的收入和自籌部分!”

“看看秦校長所說的,這是對北京對於水木大力支持的一個回報!嘖嘖,好大的手筆,1.5萬畝土地,市場價值超過4000億人民幣,這麽看人家加大北京招生人數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來我們中原省,別說1.5萬畝地,就是15萬畝地,我們也可以拿得出,只望也給我們中原省每年320個名額!”

“你們中原省去年才100個名額,今年水木提升到200個名額,你們還想怎麽樣,是不是將你們打回到100個名額以內,你們才滿足!?”

“曾經的屠龍勇士,終成惡龍,現在他已經不是大魔王了,他只是秦校長!水木掌門人!(失望)”

“人家只是實話實說,說得委婉呢你罵他虛偽,表表面面。人家說得直白,你又接受不了……唉,太難了!”

“……”

論壇上,微信微博上,抖音上……關於秦元清對水木偏向北京招生的正面回復,引起了很大的討論,表示理解的有,表示不理解的也有。但是更多人是理解,原本水木是被當作火力集中點狂奔了,而如今秦元清這麽一說,再結合其他高校在本地的招生錄取,大家也就火力分散了。

高校都是這麽做的,憑什麽就只噴水木,沒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