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一個圈子(第2/2頁)

這時,一個身穿黃門服飾的人悄步走了過來。

小吏一見,嚇了一跳,就要行禮。

來人一擺手,笑著邁步進去。

文彥博聽到動靜,擡頭看去,繼而就慢吞吞站起來,老臉露出笑容,道:“陳大官,來,快坐,上茶。”

陳皮也是陪笑,道:“小人可不敢,官家心血來潮想釣魚,知道文相公是釣魚好手,想請教一二,不知文相公是否有空?”

“不敢當不敢當,官家難得有如此雅興,臣一定陪候在側。”文彥博連忙擡手說道。

陳皮笑容依舊,心底警惕,這位老相公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那小人就回去回稟官家了。”陳皮拿著浮塵擡手說道。

“陳大官慢走。”文彥博笑容不變。

等陳皮走了,文彥博才慢慢坐下,低頭就看到了桌上的公文,上面寫的是:禁軍改革草案。

……

盡管朝局紛紛擾擾,但大勢所在,沒人能阻止,朝廷的變革在快速推進,尤其是即將過年,各項工作緊張有序。

垂拱殿。

趙煦近來要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逗孩子的時間被迅速壓縮。

趙煦桌上,公文上面工工整整的寫著‘京察’二字。

趙煦靜靜的看著,最前面是名字,後面是官職,接著是履歷,後面是考核日期,最後是各項考核,最後是結語。

趙煦仔仔細細的看著,發現了一個規律,就是這些官吏最後的結語,大致是四樣:務實能幹、風評佳善、清廉正直、浮誇怨憤。

如果仔細品味的話會發現,不論是風評佳善,清廉正直還是浮誇怨憤其實都一樣,說明沒啥能力。

務實能幹,是最優評價。

趙煦繼續看著,這份‘京察’倒是相對客觀,對十三路巡撫,包括死了的賀軼都評價,其中七個評價是:清廉正直。

對於各府知府,評價的‘浮誇怨憤’多達一般以上,各縣知縣,就更多了。

這份名單太多,足足上千,趙煦認認真真的看著,絕大部分他是不認識,一點印象都沒有。

‘京察’就是考核,並沒有給出處理意見,是政事堂決斷的重要依據。

趙煦拿起紅筆,圈圈勾勒了一些熟悉,或者認為可能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