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紫宸殿(第2/3頁)

陳皮不知道趙煦在想什麽,隱隱頭皮發麻,越發不敢出聲。

趙煦又喝了口茶,放下茶杯,起身道:“差不多了,走吧。”

“是。”陳皮應著。

趙煦理了理衣服,出了後殿,徑直從側門進入紫宸殿。

“陛下駕到!”陳皮尖銳著嗓子,在丹陛上長叫。

隨著趙煦走出,章惇,蔡卞,章楶等人擡起板笏,拜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趙煦徑直坐到椅子上,看著滿滿當當,足有五十多人,擁擠的沒有空隙的紫宸殿,笑著說道:“有點擠,諸位卿家暫且忍一忍,都免禮。”

“謝陛下!”一群人擡起板笏,回歸兩旁。

趙煦坐在椅子上,挨個掃過去,發現還有不少不認識,至少臉生的。

不管怎麽樣,今天是總結大會。

趙煦早有腹稿,就直接開口道:“今天呢,咱們說說這場戰事,諸位卿家先聽一聽,今天大家都很累,聽完了,明天或者後天,咱們找機會,再仔細商議。”

“臣等恭聽聖訓。”朝臣們再次躬身。

趙煦擺了擺手,接過陳皮遞過的茶杯,倒是沒有喝,道:“先說這個戰事。這一戰,我們規劃了很久,從年前就開始了。李夏太過猖狂,囂張,動不動寇邊,燒殺劫掠,不勝其煩。另外,不打垮李夏,我朝根本不能專心處理內政。是以,這一戰,勢在必行,必勝,必大勝!”

“樞相,兵部的許尚書,是總謀劃,從一開始的戰略戰術,士兵,兵甲,糧草等等,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動員大軍三十萬,錢糧兩百萬,其他的不計其數。許尚書在河東路盯著遼國,章相公主持了這一戰,朕不過去鼓舞了下士氣。”

章楶,許將默默聽著,見趙煦這般‘謙遜’,想要說話,被趙煦眼神壓了回去。

郭成,折可適等人倒是明白趙煦在這一戰中或明或暗的作用,但章楶,許將不說話,他們就更沒資格了。

其他人的目光在許將,章楶背影閃過,心裏揣度,這兩人怕是要加官晉爵了。

趙煦頓了下,繼續說道:“李夏輕狂,來的太快,徑直包圍了平夏城。郭卿家以兩萬人,守城十多日,抗住了李夏十多萬大軍的輪番進攻,沉著冷靜,從容指揮,不止守住了平夏城,給了各軍增援的時間,也令夏軍在平夏城損失慘重!”

“隨後,章卿家調兵遣將,對李夏進行全線反擊。熙河路的總管,副總管,涇原路的,甚至是河東路的,都表現的可圈可點,重創了李夏囂張氣焰。”

“那梁太後見攻不破平夏城,又損失慘重,不得不撤兵。我軍隨後尾隨,且戰且追,迫使夏軍一路退回到了靈州附近。”

“此時,各路軍隊,幾乎是全線都獲得勝利,陸陸續續攻占李夏三十多城池,擒獲李夏士卒近三萬,牛羊更是數十萬!更遑論錢糧,金銀珠寶之類了。”

“折可適在嗎?哦哦,卿家免禮。折卿家有勇有謀,追擊夏軍,判斷時機精準,一舉大破李夏殘軍,生擒了李夏六軍統帥嵬名阿埋等重臣!”

“這是大功!”

“之後,遼國幹涉,不得不虛與委蛇,等待時機。”

“就在前不久,機會來了。章相公再次調兵遣將,以種建中為主帥,突發騎兵,一路打到了李夏的興慶府之下,夏人聞風喪膽,固守不敢出。”

“遼人再次幹預,以武力相逼,種建中不得不撤回……”

紫宸殿裏,不少擰眉,目光憤怒,臉色趨冷。

這遼人太過分了,夏人是他們大宋的屬國,宗主國懲戒藩屬,遼國憑什麽三翻四次的插手!

蔡卞神色動了動,沒有說話。

與他一樣的還有不少,他們都能聽得出來,官家在避重就輕,刻意跳起朝臣對遼國怒火。

這意味著什麽?官家,準備對遼國開戰了嗎?

這可不是好跡象!

倒是章惇,章楶等不動聲色,躬著身,安靜的聽著。

趙煦說著,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此番大勝,數十年未有,諸位卿家說說,該怎麽封賞?”

眾人相互對視,卻沒人開口。

這樣的大功,必然有重賞。但宋朝歷來壓制武將,‘重賞’也沒那麽重,多是華而不實。

但章楶是章惇的兄弟,各路大功臣都在,他們不敢貿然開口。

章惇,蔡卞同樣不說話,但他們不說話,是因為他們隱約知道趙煦的意思,心裏不太贊同。

趙煦放下茶杯,仿佛無所覺,笑著道:“諸位卿家怎麽不說話?嗯,那,王尚書,你來說說。”

眾人的目光,幾乎是瞬間就落到了王存身上。

這個人,是工部尚書,‘舊黨’領袖,在朝廷裏固然沒有多少實權,但能影響到的人與事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