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國內亂(第2/2頁)

遼國真的有余力南下?

趙煦心裏慢慢推敲,目光看向章惇。

章惇早有腹稿,躬身,沉聲道:“官家,以臣看來,如果遼國有能力南下,決然不會是這樣反應。那蕭天成的態度有些詭異,多半是虛張聲勢。”

趙煦輕輕擦著手,目露精光。

他內心的判斷,與章惇相似。

如果遼國有能力南下,大宋這般斬殺遼使這樣的‘大罪’,以‘天朝上國’,宋夏宗主國自居的大遼,斷然不是現在這個反應。

這樣聯絡宋臣,外面以武力脅迫,雙管齊下?

趙煦心裏思索著這個,又考慮背後的事情。

如果真是這樣,那說明遼國境內的情勢確實非常不妙。

趙煦沉吟許久,道:“陳皮,命擎天衛仔細搜集遼國境內,尤其是叛軍的情況,朕要更多的消息。”

“是。”陳皮不動聲色的道。

趙煦又看向章楶,道:“命前線不得懈怠,十二時辰的給朕盯著,朕不管他們是虛張聲勢,還是顧布迷陣,決不能給遼國機會!”

章楶道:“是。臣之前已有所布置,會再次調整,確保河北路等安穩。”

趙煦輕輕頷首,繼而眯起雙眼,道:“再想想辦法,能不能聯絡上遼國境內的叛軍,給他們提供些幫助,戰術上的指導,軍事上的援助都行。”

二章當即明白趙煦的用意,章楶仔細思索,微微搖頭道:“官家,遼國的叛軍躲在西北,離我大宋太遠,鞭長莫及,怕是很難聯絡上。”

趙煦一笑,道:“試試吧,能聯絡上最好。”

“是。”章楶道。

趙煦心裏默默盤算,遼國境內現在的情況,他所知有限,只知道,遼國西北叛亂是‘古紮、達裏底、拔恩母’等部落所起,打下了倒塌嶺,大概位置是後世的內蒙二連浩特,這三個部落,也就是蒙古部落,不堪遼國欺壓才不斷反叛。

並且,三個部落勢力有勝有敗,聲勢日漸浩大。

大宋離他們太遠了,中間還隔著西夏,吐蕃。

章惇見趙煦沒有驚慌失措,另改主意,心裏稍松,見趙煦一身泥漿,四周又都是泥沙,一股怪味,不動聲色的道:“官家,遼夏暫時不足為慮,當前還是‘新法’為要。開封府試點,推進的還算順利。戶丁清查已經在有序展開,想必用三個月就能完成,年底之前,應該可以進行重新劃分土地……”

趙煦看向章惇,沉色道:“對於遼夏,我們的態度,應該是:戰略上,藐視他們;戰術上,重視他們。”

章楶一怔,仔細品味著兩句話,當即躬身道:“聖訓極是。”

章惇面色如常,跟著道:“臣謹遵聖訓。”

趙煦見他們突然這麽認真,擺了擺手,道:“關於開封府試點,確實不錯,但我們也要看清楚裏面的真實情況。年底能分地,朕不那麽樂觀,現在的關鍵,在底層官吏,這個一定要把握好,壞事,往往壞在這裏。法度要嚴,嚴的不止是士紳百姓,還有我們自身。”

章惇肅色道:“是。”

趙煦想著開封府,心裏思忖著,他得找時間繼續下去看看,轉向章楶,道:“許尚書去了地方,‘軍改’應該能再向前走一步,還是那句話,以‘穩’為先。官吏不能增加,廂軍也不能,禁軍的挑選,從廂軍中挑,也要訓練新兵,軍法必須嚴苛,散兵遊勇,見風就逃的情況,朕決不允許再出現!”

章楶沉聲道:“臣領旨。”

大宋的‘軍改’一直是頭等大事,但裏面太過復雜,需要小心以及時間去梳理。

‘地方新體制’已經初步建立,還在不斷深化中,‘軍改’也是一樣,這些事情,都急不來。

三個人在說著事情,不多久,一個黃門進來,遞給陳皮幾道奏本,耳語了幾句。

陳皮揮手,來到趙煦身前,低聲道:“官家,十幾個朝臣聯名奏本,請求朝廷與遼夏和議,以息兵戈。”

趙煦擺了擺手,根本不看,與章楶道:“遼國冒頭,並非是壞事,可以好好檢驗一下我們‘軍改’的成果與得失。”

章楶想了想,道:“是。”

趙煦剛要說話,有一個黃門進來,在陳皮耳邊低語。

陳皮皺眉,揮退他,又來到趙煦身側,低聲道:“官家,戶部今天發俸。”

趙煦唔的一聲,繼而笑著與二章道:“今天發俸,少不得有些事情發生,走,與朕一起用膳,然後咱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