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家大族(第2/2頁)

曾布與蔡確一樣,都是被章惇刻意擋在朝廷之外,不得回京之人。

在這裏面,是章惇刻意為之,他蔡卞默認的。

蔡確是王安石之後,最大的變法派,是神宗皇帝元豐年間的宰執。但蔡確性格偏執,功利性太重,並且,他回來也沒有他合適的位置。

至於曾布,這個人就更為復雜了。

要說曾布,確實算得上是一個能臣,並且出身以及家族非同一般。

曾家世代官宦,還要追溯到五代十國時期,曾布的祖父曾致堯是南唐後主李煜時進士,宋太宗時復考再中進士,一直做到兩浙轉運使。

曾布父親是仁宗朝進士,官至光祿卿。

到了曾布這一代,曾家七位進士,並且越發顯赫,不說曾布一度拜相,其兄曾鞏更是當世大家,是歐陽修門生,文學成就上與蘇軾相提並論,政治上一度是王安石的盟友,曾家與王家還是姻親!

曾家顯赫,曾布又曾是王安石的左右手,‘新黨’當之無愧的大佬,若不是章惇先一步拜相,占了位置,曾布登高一呼,天下‘新黨’必然從者如雲。

但是!

曾布並不是一個堅定的變法派,他在王安石時代就左搖右晃,被王安石罷黜,趕了出去。

元祐初,司馬光將他召回來,不過多久又被趕了出去。

現在,他是從瀛洲府調任江寧府,‘路過’京城,這一路過,就半年多。

蔡確因為章惇阻擋,病死他鄉,曾布沒得詔令就來到京城。

“章相公阻擋在外的人有些多啊……”

周文台突然說道。

這半年,打著各種理由入京,上書官家的‘新黨’非常的多,但入章惇法眼的極少,如曾布,蔡確被擋在外面的不在少數。

這些人,也是一股很可觀的力量。

蔡卞仔細思索著,說道:“找機會,我見見他。”

蔡卞同樣不待見曾布,但這個人突然跑到京城,可能會對‘新黨’內部造成沖擊與分裂。

周文台道:“好,我讓人盯著。”

說完這些,蔡卞拿起茶杯,準備休息一會兒,馬上就要天亮,他的事情更多,剛喝口茶,就又道:“武院是不是已經開始招收生員了?”

周文台道:“是,官家去揭幕了,還將十三殿下送進去。官家是武院院長。”

最後一句蔡卞倒是知道,喝了口茶,緩了一會兒,蔡卞揉了揉臉,掃去一些疲憊,說道:“我們當前的要務有四個,第一,是開封府試點。第二,是各路的巡撫人選,要盡早定下。第三,北方各路的變法事宜的準備。第四,就是配合‘軍改’。這些事情十分繁雜,政事堂、青瓦房的人手不夠,你再物色一些人,今科裏,有不少不錯的,先拉進來。”

周文台立刻想到了幾個人,道:“是,我去找他們談談。”

蔡卞嗯了一聲,看著漸漸亮起的天色,再次開始工作。

這時,皇城司。

蔡攸盯著眼前的幾個副指揮,臉色難看,道:“那個道士還是沒找到?”

幾個副指揮對視一眼,其中一個遲疑的道:“指揮,道士倒是好找,只是,那讖語是誰出的,就沒辦法證實了,總不能都抓回來嚴刑拷打?”

另一個道:“是啊指揮,不說有沒有可能是城外的,已經跑出城的,單說萬一抓錯了,報給了官家,日後再來,咱們可就是欺君了……”

最後一個道:“而且,一些道士與京中大人物關系深厚,就住在他們的府邸。我昨日還聽說,魏王妃做了一場法事。其中有幾個,還是準備之前給官家賀壽的,真不能輕動啊。”

蔡攸一臉陰沉,怒聲道:“你們給我找了這麽多借口?官家問的時候,我也能找借口,只是,這罪責,你們仨,誰抗?”

三人臉色大變,齊齊單膝跪地,急聲道:“指揮,還請給我們一點時間,一定為指揮查的水落石出!”

蔡攸要是將他們推出去當替死鬼,他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蔡攸眼神陰冷,他心裏真有將這幾人推出去當替死鬼的打算,強壓怒意,道:“將巍名阿山提出來。”

“是。”三個副指揮如臨大敵,當即應著,快步出去。

他們必須要盡快查清楚了,否則真的會死在這座大牢裏!

不多久,巍名阿山就被帶了出來,一個還算幹凈的牢房。

他坐在蔡攸對面,神情晦澀,自顧的吃著桌上的酒菜。

蔡攸倚靠著椅子,靜靜的看著這個人。

這是一個屈服在酷刑之下,寫了效忠書的西夏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