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壓人(第2/3頁)

大宋現在的官場,尤其是地方上,著實復雜,尤其是‘開封府試點’在全國沸沸揚揚的情況下。

章惇見趙煦否決了,還在轉移話題,默默一陣,道:“新稅法的事,戶部確實遇到了困難,還是因為地方官吏交錯縱橫,難以推行,還須有力官員,強行推動才能有效。”

趙煦端著碗,吃著碗裏的菜飯。心裏對章惇的話也是認同的,‘新黨’現在大部分在朝堂,在地方上多是元祐初年流放之人,並無實權。

想要推動‘新法’,必須有地方上的強力支持!

也就是說,地方上的官制體系,還得進行大改動,不能重復熙寧年間舊事!

蔡卞見趙煦神情思索,沉吟著道:“官家,除了開封府外,各項‘新政’推行的都不是很順利,地方上抵抗的日益嚴重,還需統籌的做出部署。”

趙煦點點頭,笑著看向兩人,道:“有問題不可怕,慢慢解決就是了。現在,就拿開封府當做全國,積累足夠的經驗,培養足夠的人才,再等等,朕考慮著,給開封府升格。”

“升格?”

蔡卞瞬間就想到了‘路’的事情,面露警色,道:“官家,是調整各路的權職了?”

這件事,他們倒是沒有認真談過,但在諸多事情都有涉及,不算意外。

尤其是兵部尚書許將,不止一次上書,建議合並諸路,設置官衙統屬。

趙煦托著碗,看著二人,心裏慢慢推敲著,道:“行省。朕打算將全國劃分為十二個行省,派朝廷大員巡撫地方,專項負責變法事宜。”

蔡卞沉色不語。

這一舉動,貌似是臨時增加,卻還是對‘祖制’的劇烈沖擊,打破了‘祖制’對地方的極力削弱、制衡、直轄的國策。

五代十國沒有去多遠,很多人還心有余悸,只怕朝野會再次激烈反對。

章惇聽這趙煦的話,心裏已經在考慮人選了。

如果地方上有強力人手與朝廷相呼應,貫徹‘新法’,必然事半功倍!

至於蔡卞擔心的事情,章惇只是稍稍考慮就果斷過去——並不重要,立國已百年,朝廷制衡地方,有的是辦法!

趙煦放下碗,開始盛湯,第一碗就遞給蔡卞。

蔡卞受寵若驚,連忙站起來,趙煦擺了擺手,又給章惇盛了一碗。

章惇躬身,道:“謝陛下。”

趙煦最後才給他自己盛,喝了口湯,說道:“昨天,蘇相公與朕談了些事情。”

章惇猛的坐直身體,肅色以待。

章惇現在對蘇頌以及‘舊黨’極其警惕,尤其蘇頌,畢竟是宰相,對趙煦的影響最大。

趙煦見他的模樣,笑了聲,道:“也沒什麽。蘇相公說,朝廷之所以舉步維艱,成了朝野的公敵,是因為‘德行有失’,如果朝廷有大德,便不會出這些事情。朕思來想去,這話似乎沒錯。”

章惇劍眉倒豎,沉聲道:“陛下,蘇頌此話,當誅!朝廷無德,無德在何處?朝廷無德,他宰相的德在何處?再且說,朝廷無德,他將官家置於何地?”

蔡卞眉頭不動聲色皺了下,連忙插話道:“官家,蘇相公的話確實不妥,還不算偏激。”

趙煦笑著,端著碗,擺了擺手,道:“蔡卿家不用擔心,朕不是刻薄寡恩的人。”

這話指的是蘇頌,還有章惇。

蔡卞臉色不松,目光瞥向章惇。

章惇意識到剛才的話不妥,稍一沉默,道:“陛下,臣請罷黜蘇頌。”

趙煦看了他一眼,拿起勺子喝湯。

蔡卞則更緊張了,章惇是在彈劾蘇頌,也是為他自己邀官!

這是大忌!

他沒想到章惇忽然突然說出這句話,心裏有些著急,想著怎麽為章惇辯解。

趙煦喝了幾口,又拿起筷子在鍋裏翻騰,似乎在找肉,道:“怎麽就吃完了……”

章惇還想再說,蔡卞忽然插話,道:“官家,雍丘縣的大理寺已經成立了,後天要開始審第一案,官家是否要去看一看?”

趙煦雙眼一亮,面露興趣,旋即又搖了搖頭,道:“明天就是會試,接下來還有殿試,朕是走不開了。對了,巡回法寺要盡快組織起來,縣級大理寺審過後,他們覺得冤枉的,可以由巡回法寺終審。”

蔡卞應聲,再次打斷了要張嘴的章惇,道:“是。臣也這樣考慮,待會兒臣再去一趟大理寺,看看他們的想法,再來回稟官家……”

章惇瞥了眼蔡卞,沒有繼續開口。

章惇明顯是有些急了。

隨著‘開封府試點’獲得了階段性的勝利,看到了希望,章惇有些急切的希望繼續鋪開,推行更多的‘新法’。

這一點,趙煦自然不會同意。

除了改革太快容易適得其反外,‘新法’的腳步還必須稍慢於‘軍改’!以確保‘新法’引起的亂子能夠得到軍隊的有效彈壓,不會威脅到社稷穩定,威脅到他屁股下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