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朕是大惡人?(第3/3頁)

蘇頌瞥了一眼,不想與他爭論,道:“官家,朝廷厲行‘新法’,已激起朝野反彈,此時應當緩和,不應該再刺激朝野……”

趙煦擡手,阻止了他們的爭吵,面色平靜,道:“朕不是要追究,朕問的是,朕做錯了什麽?為什麽他們這麽大的委屈?用這般惡毒之言來攻擊朕?”

趙煦話音落下,蘇頌,章惇等人頓時一陣沉默。

這件事是由‘開封府試點’引起,導火線是土地丈量,這觸及了這些士紳勛貴的根本。

人家反抗,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話說回來,朝廷沒偷沒搶,丈量田畝是應有職責,不應該引出這麽大的反彈。

歸到根底,是田畝上的齷齪太多!

曾有人說,錢是萬惡之源,在這個時候,將‘錢’換成‘地’是一樣的。

說白了,再怎麽大義凜然的彈劾,都掩蓋不了他們內心的那點心思。

蘇頌之所以沉默,是因為他知道這裏的問題,但問題太大,大到不能去處置,點破何益?

章惇的沉默,是因為憤怒。

他認為,這件事,是高家在背後指使。到了這個地步,居然膽敢惡言攻擊聖上,這是找死!

章惇面露嚴厲之色,擡起手,沉聲道:“陛下!近來朝臣們有些忘乎所以,完全不懂得尊卑,忘記了綱常,臣請陛下嚴肅朝綱,整頓吏治!”

趙煦看著他們,道:“朕說了,不是追究的事。朕問的是,為什麽,我們明明在做對的事情,放在古今往來,任何律法裏,都沒有什麽過錯,為什麽反而成了邪惡的一方,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蘇頌頓時明白了,官家考慮的是更深層次的問題,不單單是田畝的問題,而是由田畝引發而出的,思想問題。

蔡卞也聽出了,沉吟著,道:“官家,此事,皆因法度廢弛所致,長久之下,對的也成了錯,人多勢眾之後,很多事情被扭曲了。”

趙煦點點頭,道:“蔡卿家說到點子上了,相當一部分人,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這種人,在朝廷有沒有?有。在六部尚書侍郎等三品大員中有沒有?有。在政事堂,四位相公中,有沒有,朕覺得也有。”

蘇頌,韓宗道幾乎是下意識的擡手,但猛然又警覺,慢慢的又放了下去。

趙煦只當沒看見,語氣多了一絲嚴厲,道:“這種習慣成自然,習慣成真理,還能大言不慚,寫這般義正言辭的奏本來彈劾朝臣,影射朕,才真的是曠古未有!這般扭曲下去,還有什麽事情不能發生?”

趙煦說的,其實並不止是利益扭曲的價值觀,還有儒學在不斷的走極端。

但是,怕沒人能聽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