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反對如潮(第2/3頁)

蘇頌,韓宗道都表達了反對的態度,但態度並沒有那麽堅定。

這也是朝廷爭鬥的慣常路數,大佬們含糊其辭,小弟們沖鋒陷陣,代表其看法。

趙煦自然不會給他們掀起朝爭的機會,微笑著道:“既然如此,那章相公,你就審慎推行吧。”

章惇當即起身,道:“臣領旨!”

不管在‘推行’前面加什麽定語,形容詞,總歸還是推行了。

蘇頌心裏默默輕嘆,終究不是熙寧年間了。

趙煦定下這件事,又說道:“剿匪的事情,政事堂統籌安排,各項事情要做細致了,不要怕遇到問題,沒有問題才最可怕。之所以試點,就是要集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全國推行的時候,減少問題。多余的話,朕不多說,希望諸位卿家戮力同心,全力做好這件事。做好這件事的意義,不需要朕再費口舌了。”

蘇頌,章惇等人神色不同,心思各異,齊齊起身,擡手道:“臣等領旨。”

趙煦沒有多說,目送這些大人物離開。

陳皮侍立在一旁,一個字沒有。

趙煦抱著茶杯,心裏還在不斷的分析著這件事。

‘新法’已經上路,當頭就是這樣的阻力,對他以及朝廷來說,其實是好事情。只有足夠的困難才能令朝野明白改革的必要性,縱然有人會動搖,會退縮,只要趙煦意志堅定,其他都不是問題。

“傳話給樞密院、種建中,宗澤,軍隊不能窩著了。讓他們以開封府為起點,環北方各路做一次演習,做好計劃給朕看,要盡快施行。”趙煦忽然說道。

“是。”陳皮連忙應聲。

趙煦擡手攔住要走的陳皮,看著幾個侍郎聯合上奏的奏本,沉吟著,語氣微冷,道:“你親自去一趟禮部。告訴李清臣,科舉照常進行,今年進士錄取總數為一百二十一人,及第後,不得立即授予官職,定兩年‘考察期’,外派為各地保甲村之長,不入實官,命政事堂設為定制。而今朝野候補官員,一律以此辦理,凡是覺得辛苦,抗拒的,革除功名,一律不再續用!”

陳皮臉色微變,旋即就不動聲色的道:“是,小人這就去。”

趙煦嗯了一聲,猶自思索不斷。

眼下大宋的問題非常的多,冗兵問題在解決,繼而就是冗官。宋朝‘吃空餉’的官員太多,太多了。

軍隊用的錢糧占據朝廷年歲的十之七八,冗官再占據一成,可供民用的,不足一成!

這種情況,歷朝歷代絕無僅有!

開封府的改制,是破解人浮於事,也是解決冗官;科舉這一道,也有這個目的。

趙煦心裏稍稍盤算,不由得感慨:“事情還真多啊……”

現在的大宋,真的無處不是問題,偏偏又是經濟,政治發達的巔峰,面對的阻力是最大。

趙煦也就感慨了一句,便放下茶杯,繼續批閱奏本。

章惇等人出了政事堂,當即著手布置。

‘開封府試點’的問題逐漸顯現,朝廷需要強力應對,以打消朝野反對派的頑固、僥幸心理。

政事堂在計劃著應對‘丈量田畝’中出現的問題,對府縣制度進行改革、刑部在著手擴充巡檢司,加強地方州府的權力、兵部則在挑選士兵,準備移交政事堂,以做剿匪用處。

吏部在大力推行考銓法,對全國官員納入考核;工部在籌謀著各種大工程,靜等春暖花開;禮部在重修《神宗實錄》以及準備科舉事宜;戶部的工作最多,開封府試點戶部出力最多,丈量田畝,清查人口,都需要戶部參與,甚至是主導……

大宋朝廷,前所未有的忙碌,不在浮於表面,而是切切實實的在做事情。

朝廷這邊磨刀霍霍,準備大動幹戈。地方上是如臨大敵,各種手段齊出。

朝野反對聲更是此起彼伏,一道道奏本飛入政事堂,全部都是在闡述‘方田均稅法’的害處,要求朝廷停止,否則激起民變,天下大亂,威脅社稷雲雲。

這天晚上,李府。

李清臣從禮部回來,手裏還帶著一大堆公文,準備熬夜處理。

走到門口,就對著一個下人道:“告訴大娘子,晚上送碗羹給我,沒事就不要煩我了。”

他話音剛落,李大娘子就出來了,臉色不太好,看著他道:“家裏來了幾個人,你見見吧。”

李清臣瘦削的臉角都是疲憊之色,不耐煩的道:“你應付著吧,我一堆事。”

李大娘子更不耐煩,道:“我才懶得應付,還是你來吧。”

“大哥。”

“邦直。”

“大伯。”

李大娘子話音一落,正廳裏走出了一大群人,大部分都是李清臣的直系親屬。

李清臣一見頓時沉色,不滿的道:“你們這麽多人,來我這裏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