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算司馬光(第2/4頁)

繼而,各縣各種各樣的任務相繼被頒發出去,不管是建村鎮,還是丈量田畝,清查人口,各地迅速引發巨大動靜,反對聲浪驟然湧起。

士紳大戶自然反對清丈田畝,核算人口;各地的保甲對官府伸手入他們的地盤,也是深為抵觸。

這還只是剛籌謀,各縣就面臨了巨大的反彈,一些人開始遲疑,後退。

這些壓力倒湧而上,回到開封府,繼而就又到了政事堂。

章惇從吏部回來,看著蘇頌寫的追究司馬光的草擬詔書,自然不認同,當著蘇頌的面,揮筆直抒。

蘇頌站在一旁,看著不斷擰眉,神色凝重。

章惇的筆下,飛快的寫著:‘前宰相司馬光,昨自先帝識拔,進位樞庭。光以不用其言,請歸修史,先帝盛德優容,曲從其欲……不謂光深藏禍戾,追忿先朝,凡有所行,皆為非是……司馬光以元佑之政,以母改子,非子改父,失宗廟之計。朝廷之政,必正君臣之義,以定父子之親,豈有廢君臣父子之道而專以母子為言……誣謗先帝,盡廢其法……伏請詔司馬光、呂公著各追所贈官並謚告及所賜神道碑額,仍下陜州、鄭州各差官計會本縣於逐官墳所拆去官修碑樓,磨毀奉敕所撰碑文訖奏。’

蘇頌沉著臉,寒聲道:“王安石的墳都好好的,你要掘了司馬君實的墳!天下人怎麽看朝廷,怎麽看官家?你想後世史書將‘刻薄’二字加諸在官家頭上嗎?”

章惇滿腔憤恨被激起,雙眸裏都是厲色,冷聲道:“難不成後世還會認為司馬光是千古賢臣嗎?”

蘇頌拄著拐,面沉如水,心裏也有些憤怒,喝道:“你這般做,對你,對‘新政’有一點好處嗎?你就不懂大局嗎?你欺官家年幼,將來清算你想過嗎?”

章惇已經厭煩了總是礙手礙腳的蘇頌,根本懶得理他,道:“‘新法’已經開始了,你們都可以準備辭呈了。”

蘇頌頭疼不已,繃著老臉,說不出話來。

眼見章惇拿著剛剛寫好的草擬詔書要起身,突然神色微變,道:“你的話是什麽意思?”

章惇沒有說話,而是轉身去制誥房。

蘇頌臉色越沉,甚至有些陰沉。

他從章惇的話裏聽出了一些東西,楊畏,蔡京被處死是清理變法隊伍,這兩人一去,朝廷裏,能夠稱得上‘異心’的,唯有兩個人——宰相蘇頌,以及參知政事兼開封府知府韓宗道。

蘇頌慢慢的走出政事堂,看著外面有些灰蒙天色,輕嘆一口氣,道:“要輪到我們了嗎?”

盡管心裏有準備,蘇頌現在的心態還是十分復雜。

百般想要穩住的朝局,終究沒能如他所願。當今的官家不是神宗皇帝,章惇也不是王安石。

現在更不是熙寧初,依照官家與章惇的個性,強硬推行‘新法’,將來的亂象,必然是熙寧年間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蘇頌看了好一會兒,見著章惇拿著草擬的詔書轉向垂拱殿方向他也熟視無睹,良久,輕聲嘆道:“罷了,罷了……”

蘇頌神情頹然,慢慢轉身,回了值房。

章惇去了垂拱殿,不多久,陳皮在垂拱殿與福寧殿跑了一趟,章惇就拿到蓋了趙煦大印的詔書。

“即刻頒布,同時邸報全國!”章惇在青瓦房,喝令文吏。

文吏不敢怠慢,立馬拿著這道詔書去政事堂,蘇頌沒有阻攔,迅速被頒布出去,同時發邸報到全國。

於是乎,大理寺終審的當天,清算司馬光的詔書就頒布了,基本都是按照章惇所寫。

大意就是:司馬光不忠不孝,篡逆先帝,追奪一切追贈殊榮。

刑部接到旨意,迅速開始行動,首先就查封了《資治通鑒》等司馬光所著書籍,其他追討緊張有序開展。

這樣的速度,快的令朝野反應不過來。還沒來得及做什麽,詔書已經頒布了。

但即便詔書頒布,還是引起巨大動靜,與司馬光有關的門生故吏等等,對朝廷展開了龐大的遊說,各種申辯,要求趙煦收回成命的奏本層出不窮。

對於這些,趙煦不在意,章惇更是無視,集中精力在‘新法’的推行上。

幾天之後,趙煦身體好了一些,出宮第一站就來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這時,正在審案,大理寺少卿耿儒傑坐在正堂,審的是前任大理寺卿錢升謀害三司使蘇轍的案子。

這個案子早就審過,現在這不過錢家人申述,要求大理寺重審。

趙煦帶著人,不動聲色的來到門外,看著裏面的堂審。

一個年輕人跪在地上,聲音戰栗的道:“家父身為大理寺卿,參與調查三司衙門弊案,兢兢業業,從未逾矩,蘇相公被害後,全數罪名都轉嫁給家父頭上,臣請大理寺還家父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