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重要的(第2/2頁)

“臣領旨。”黃履舉著板笏,退了回去。

開封府府丞曹政出列,道:“啟奏陛下,大理寺卿空缺,請陛下及時選定人選。”

這件事,也是頭疼。

趙灝拼命作死,沒有按照趙煦的既定計劃走。現在,英宗一脈,趙煦叔伯輩已經沒人了。趙煦這一輩,以趙煦十七歲最長,其他人要麽沒長成,要麽就是身體有問題。

大理寺這麽關鍵的地方,趙煦自然要掌控在手裏,這是這麽久都沒有摸定人選的原因。

“朕知曉了。”趙煦微微坐直說道。

曹政已經卸任大理寺卿,這是‘香火情’,見趙煦沒有定選,便退回去沒有再多說。

接下來,朝臣們陸陸續續出列,逐漸拋開大政,開始聚焦於各部,具體的事務。

朝堂上的安靜被打破,漸漸的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大方向上,是糾結於‘權錢’二字,細節上就是這些政策的具體執行方式方法。

趙煦坐在椅子上,感覺著臉色愈發的燙,後來更加難受,不斷的想咳嗽,卻一直強忍著,靜靜的聽著他們爭論。

“下官以為,丈量田畝沒有問題,也應該丈量,但得有所區別,不能一蹴而就……”

“什麽叫做有所區別?我倒是不這麽認為,熙寧年間丈量田畝,查出了數十萬頃的藏地,這是何等觸目驚心!”

“現在與熙寧年間完全不同,地方上錯綜復雜,各種民亂此起彼伏,難不成要一邊丈地,一邊大軍平叛嗎?”

“不要危言聳聽,我大宋太平盛世,即便有那也是疥癬之疾!丈量田畝,必須徹底,堅決,朝廷不能表現出軟弱,否則只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半路夭折!”

“地方上的事情豈是朝廷一句話就能解決的?就說去年,朝廷派員江陵府檢查府庫,各府庫都十分充足,但朝廷對江陵府上下貪瀆,府庫空虛十分清楚,卻拿不到半點證據!”

“拿不到證據還好說,江陵府上書,大聲喊冤,弄的朝廷極其尷尬,再想查,都沒人願意去了!”

“我看還是諸位太過優柔了,先拿了江陵府知府,將要害位置換一遍,有多少事情是查不出來的?”

“我看你是在朝廷的值房裏太舒服了,光憑空想!就算朝廷將江陵府上下都換了,你就確定能查出來?即便查出一些來,找幾個替死鬼就能了事。那被貪瀆的錢糧,受害的百姓,混亂的民政,虧空的府庫,你說,怎麽辦?”

“越是這樣,就越要查,難道坐視不理嗎?”

“當然要查,但要講究策略,既要查出貪官汙吏,也要追回錢糧,還要穩住府政,不是一棒子打下去,什麽都不管的!”

“不要偏題,現在說的是丈量田畝的事!”

“都是一回事,我希望朝廷能輕重緩急,由易到難,有序,穩妥的推進……”

……

蘇頌,章惇等人抱著板笏,轉過身,看著朝臣們爭論不休。

他們固然是當朝相公,是‘新舊’兩黨魁首,但也不是能控制所有事情的,尤其是在龐雜的政務上,很難統一所有事情。

趙煦忍的有些辛苦,頭上冒著冷汗,眉頭不自覺的皺起來,喉嚨裏太過難受,許久之後,他控制不住的低低的咳嗽兩聲。

朝臣們一驚,忽然收聲,齊齊站了回去。

蘇頌,章惇,蔡卞等人更是轉過身,目光有些驚疑的看向趙煦。

趙煦眨了下眼,面上不動,心裏暗道:我真的只是喉嚨難受。

但群臣明顯不信,趙煦喉嚨又動了下,微笑著道:“變法猶如過河,一步一深淺,我們要謹慎小心,卻也不能故步不前,該大膽的大膽,該謹慎的時候謹慎。不要爭論,最重要的是向前走!”